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什麼是實是性

實是性(Faktizität)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它在20世紀歐陸哲學中獲得了更加專門的含義,尤其是在現象學存在主義中。這個術語最早由德國哲學家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使用,後來在威廉·狄爾泰以及新康德主義那裡,這個詞開始表示「抵抗解釋和解讀的東西」。新康德主義者把實是性與理想性(ideality)對立起來。海德格爾在討論「實是性」時,把它當作是個體存在(existence)之「被拋擲性(英語:thrownness)」,意思是,我們是被「拋擲入世界之中」的。實是性是這樣一種東西:即便你沒有注意到它,或者把它丟下不管,它還是已然告知(inform)了存在,並且已經在存在中被接受和採用起來了。實是性不是某種我們遇到(come across)並且直接觀察(behold)的東西。薩特和波伏瓦在20世紀中期,法國存在主義者讓-保羅·薩特和西蒙·德·波娃也使用了實是性這一術語。他們認為,人類的自由是關於背景(the background)而存在的,並且受到背景的限制;他們用實是性這一術語來意指襯托於這個背景之上的所有具體細節。比如,這可能包括:出生的時間和地點,語言、環境、個體早先的選擇,以及他們不可避免的死亡之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