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共感性

共感性,或稱共情,是指個體能夠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感和內心活動的心理能力。這種能力使得人們在他人不直接表達情感的情況下,也能理解和體驗到他們的情緒。共感性對於社互動動、建立人際關係以及道德判斷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共感性可以通過言語、表情等方式表現出來,它涉及到對他人的喜怒哀樂的體會。在培養孩子的共感性時,教育者會鼓勵孩子學會體會別人的感情,這是社會交往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心理學家神經學家通過實驗發現,共感性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的重要心理因素。例如,在疼痛實驗中,當一個人看到另一個人受到傷害時,觀察者的大腦活躍區域與親身經歷疼痛的人的大腦活動區域是相似的。這種共鳴表明,我們在看到他人受到傷害時會產生類似的感受,從而激發我們的助人行為或防止傷害他人的衝動。然而,缺少共感性的人在看到他人受到傷害時,可能不會有這樣的共鳴。

共感性不僅受到遺傳的影響,也可能因為後天大腦的某些神經迴路發生障礙而導致共感性減弱。例如,某些犯罪者可能表現出較弱的共感性活動區域。此外,未滿六個月的孩子在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時,通常會表現出關心的表情,這也體現了他們的共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