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冒昧的意思和用法

冒昧的意思和用法如下:

意思:

冒犯,無知而妄為。多用於自謙。《後漢書·李雲傳》:「故敢觸龍鱗,冒昧以請。」《晉書·滕修傳》:「不勝愚情,冒昧聞訴。」宋 蘇轍 《三論分別邪正札子》:「臣不勝區區冒昧聖聽,伏竢誅譴。」清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陳侍御奏摺》:「謹不揣冒昧,效茲一得。」

引申為魯莽輕率。《朱子語類》卷七六:「今行險徼幸之人雖知險阻,而猶冒昧以進。」《明史·楊恂傳》:「使大臣清節素孚,彼安敢冒昧如此?」徐特立《由巴黎致湘學界書》:「謂無技術及法語,又無學費者,不可令其冒昧來往。」

猶苟得。宋 蘇軾 《答陳季常書》:「自數年來,頗知內外丹要處。冒昧厚祿,負荷重寄,決無成理。」

猶埋沒。《白雪遺音·馬頭調·望夫山》:「奴說奴是冷落的香閨(獨自守孤幃)。為甚麼將俺恩情都冒昧?」

用法:

冒昧通常用作謙詞,可以用在言行不顧地位、能力、場合是否適宜的情況下,表示對對方的冒犯和觸犯,也可以表示自己的言行魯莽輕率。例如,「冒昧陳辭」表示不顧場合地陳述自己的意見,「不揣冒昧」表示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但多用於自謙。同時,冒昧還可以用於表示苟得或埋沒的意思,但這兩種用法相對較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