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化用典故

化用典故是指在古詩詞創作或一般文學創作中,靈活地引用歷史上的一些典故,以豐富作品內容、拓展作品深度和意蘊的方法。這種方法不是簡單的搬用或引用典故,而是要講究符合意境,用得恰到好處,即「化典無形」的原則。典故包括典制掌故,其中掌故原指舊制、舊例,後來一種常見的意義是指關於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傳說。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漢朝。在文學創作中,適當運用典故可以增大詩詞表現力,在有限的詞語中展現更為豐富的內涵,增加韻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詩詞委婉含蓄,避免平直。同時,化用典故也是一種修辭手法,可以增強文章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更多的聯想和想像,從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例如,在詩歌中常常可以見到化用典故的手法,如辛棄疾的《水調歌頭》中的「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就化用了班超投筆的典故,表達了不要盲目追求功名利祿,以免老來憔悴無成的意思。又如王昌齡的《從軍行》中的「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化用了傅介子斬樓蘭王的典故,表達了將士們奮勇殺敵、不破敵國誓不還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