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史達林模式的背景

史達林模式的背景信息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梳理:

蘇聯的成立。1922年底,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正式成立,由俄羅斯聯邦、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組成。然而,蘇聯在成立時外部仍受到帝國主義的包圍和威脅,內部是一個依賴國外機器裝備的落後農業國。

史達林的領導地位。1924年,史達林成為蘇聯的主要領導人,隨後,新經濟政策逐漸被取消。

國內情況。在史達林領導下,蘇聯開始了快速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進程。通過實施兩個五年計劃,到1937年,超過90%的農戶加入了集體農莊,實現了農業集體化。這一過程不僅為工業化提供了必要的糧食、原料和資金,還導致了富農作為一個階級的基本消滅。

憲法和法律。1936年,蘇聯制定了新憲法(也稱為「史達林憲法」),確立了當時形成的蘇聯經濟政治體制在法律上的地位。該體制是在史達林領導下的20年代末到30年代形成的,其最基本特徵是國家至上和高度集中。

綜上所述,史達林模式的形成是在蘇聯面臨國內外多重挑戰的背景下,旨在快速實現工業化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努力中逐漸成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