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字字珠璣的成語故事

“字字珠璣”這個成語的典故與明朝文學家吳兌有關。

吳兌,字伯明,號梧岡,嘉靖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後辭官歸隱,潛心研究學問,對詩文下筆千言,而且生性淡泊,不貪錢財。他有一個愛好,就是把朋友寫的字帖拿來反覆觀賞,反覆揣摩,然後品評字帖的優劣,並加以讚譽或批評。他寫字時也十分講究,所以他的字帖在當時十分受歡迎,人們不惜跋山涉水來到他家來求字。

有一次,吳兌應邀為一個寺廟題寫大字。他揮毫潑墨,頃刻間已寫成了十多幅大字。這時天色已晚,寺廟的住持便邀請吳兌到客堂休息。吳兌就在客堂坐了下來,隨手把寫好的大字捲起來放到書案上。誰知住持第二天早上起來一看,驚呆了,原來一大半價值連城的珍貴字帖已不翼而飛。原來吳兌昨晚去朋友家喝醉了酒,出門時忘記了鎖上客堂的門。於是有人據此推測:吳兌的字如此珍貴,怎么可能放在客堂里丟失呢?肯定是被那些得到他字的文人墨客偷走了。這些偷字的人愛書法如命,這“珠璣在掌”,怎捨得輕易放過呢?偷去研習欣賞之餘又捨不得公之於眾便廣為傳播,稱這些字的每個字都是“珠璣”。從此,“字字珠璣”一詞便傳開了。

以上為“字字珠璣”這個成語的大致典故。這個成語原形容吳兌的書法精妙,現多用來形容詩文或講話中的某詞用得恰當,顯得非常有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