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守捉城

守捉城唐代在東起哈密西到伊犁哈薩克斯坦境內建立的10個守捉城之一,位於今天的阜康市九運街鎮六運村,距離阜康城5公里。這座古城呈長方型,南北長420米,東西寬320米,其布局與烏魯木齊南郊的烏拉泊古城相似。古城四角有較大的土墩,可能是角樓遺蹟,南城門還築有瓮城。在古城偏南的位置,民國時期曾有一古碑,碑高1.6米,寬約0.8米,刻有碑文,但後來石碑去向不明。在平整土地時,城內出土了一石龜,龜背上有長方形孔,似乎是為了承載石碑而設,但石龜自然裂為3塊後被推土機推入東農田之中。

「守捉」一詞原本指大唐邊境的屯兵小城,這些小城雖然規模不大,但平時可以自治,戰時能夠自保。隨著時間的推移,每一座守捉城都變成了一片唐律和帝澤都觸及不到的法外之地,這裡魚龍混雜。從開元年間開始,由於大唐府兵日漸廢弛,折衝府幾無上番之兵,一個名為守捉郎的組織悄然出現,專門為各地官府、節度使以及豪商提供僱傭兵服務。守捉郎的成員成分十分複雜,包括逃亡的罪犯、退役的老戍兵、流徙邊地的農夫子女,以及大量來歷不明的西域胡人。儘管這些成員背景各異,但他們皆出身於各地的守捉城。守捉郎的兵員精悍,辦事利落,十幾年間成為大唐疆域內一股舉足輕重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