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寒毛直豎

"寒毛直豎"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hán máo zhí shù,意思是形容非常恐怖或特別緊張。這個成語描述的是身體皮膚表面的細毛,即汗毛,都豎立起來的現象。這種現象與我們平時所說的「雞皮疙瘩」相同,遇冷或受驚之後,皮膚上細小的毛髮會一根根豎起來,毛髮根部伴有一個個突出的小疙瘩,狀如雞皮,故而得名。這種現象實際上是身體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神經反射——立毛反射。人類在從猿猴慢慢進化進入直立行走的原始人這段時間,體表一直都有濃密的體毛分布,立毛肌最初是用以豎起全身的毛髮以恐嚇敵人,或是收縮毛孔用以禦寒。但隨著人類的進化,懂得製作衣物之後,不再需要濃密的體毛以禦寒,全身的毛髮逐漸退化,只留下了立毛肌的功能。最常見的立毛反射一般因寒冷引起,若將冰塊放置於脊柱一側,可引起同側皮膚較為廣泛的立毛反射。要完成一個完整的反射,就必須要有完整的反射弧,通俗地說,感受器、傳入神經、中樞神經、傳出神經、效應器五者均不可少。其中,皮膚上本來就有密集的末梢神經,對溫度與痛覺都十分敏感,組成了感受器,由此通過相應的脊神經、脊神經節(傳入神經)傳入脊髓(中樞神經),再由脊髓傳至交感乾、交感乾神經節,最後作用於立毛肌,立毛肌收縮時,汗毛受立毛肌牽拉,從傾斜於皮膚表面變為直立向上,形成了「寒毛直豎」的效果,而立毛肌收縮時,位於表皮下的一端高出正常皮膚的水平面,使皮膚形態扭轉,而形成了「雞皮疙瘩」的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