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心有所忿懥

"心有所忿懥"這一概念源自《大學》,原文為「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這裡的「忿懥」指的是內心的憤怒或惱怒狀態。根據程頤的解釋,原文中的「身」應該是指「心」,即「心有所忿懥」。這意味著當心中充滿忿怒時,心態就會偏離正直,導致在言行或決策上出現偏差。

忿懥的含義:忿懥是一種內心的憤怒或惱怒狀態,表現為對某些事情的強烈不滿或反感。

心不正的表現:當心中有所忿懥時,心態就會偏離正直,導致在處理事情時不能保持公正和中立,從而影響判斷和行為。

修身正心的意義:《大學》強調修身的關鍵在於正心,即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避免讓忿懥等情緒左右自己的行為。通過修煉和控制情緒,可以達到心態的平和與正直。

實踐指導:在實際生活中,遇到令人憤怒的事情時,應該學會控制情緒,不讓憤怒主導自己的行為。通過順應事物的自然發展,不生起過分的意念,可以保持心態的平和與正直。

綜上所述,「心有所忿懥」提醒我們在面對憤怒或惱怒的情緒時,應該通過自我控制和調整,保持心態的平和與正直,這是修身正心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