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捨身成仁的故事

捨身成仁的故事較多,以下為您提供兩個:

1. 出自戰國時孟子的弟子,例如:殺身成仁最早出自於春秋時期魯國思想家孔子,一個仁字是說一個人要遵循仁的品德去修養自己,成:成為,己所要的達到,不是不顧他人的獨善其身,而是勇於付出自我成全別人,認為仁就是這種無私奉獻美德的理想。

2. 唐朝郭子儀平亂有功,因安史之亂兵亂恢復還朝時唐肅宗曾讚揚他有再造乾坤之功,賜給他絹布500匹。然而在郭子儀回府之後,他的兒子們全部跪下向父親索要財物,只有郭暖一人不識時務的說是皇上御賜的不能要。為此還口出不遜之語辱罵郭子儀。郭子儀召回郭暖父子訓斥一番並讓他們面向北而跪,然後親自取絹為其父束頸。然後說了一句話:老夫保衛社稷,才有了今天,大唐天下,不知有多少百姓歸家田園由失所流民到豐衣足食的百姓。這都是皇家有功啊。是國之功不是爾家功啊!人若只是考慮自己的不生小過卻是侮辱父母一家的事而認為自能生此身也是不明不智的啊!有君子殺身以成仁的意思在裡面 。郭曖也是明理的人立即上前下拜並表示父子一定要將老母親生日告知,奉養老母要孝敬順從才是為人孝道之本啊。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捨身成仁”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但在任何時候,捨己為人都是一種高尚的行為。當一個人面臨抉擇時,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來保全他人的利益或尊嚴,這就是所謂的“捨身成仁”行為。在某些情況下,這種行為可能是基於個人的信仰、道德觀念或對他人的尊重。而一個決定捨身成仁的人可能受到了宗教信仰、倫理道德或者對人類命運的情感和責任感的驅使。 無論是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捨身成仁”的行為都被看作是一種高尚的行為,它體現了人類的善良、同情心和無私奉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