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攻鼓子

攻鼓子,也稱為涼州攻鼓子,是一種流傳於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的傳統舞蹈,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以下是關於攻鼓子的詳細介紹:

表演特徵。攻鼓子的表演特徵主要體現在其雄壯的舞蹈和擊鼓技巧上,表演者均為男性,表演人數可從幾十到幾百人不等,分為對、組、群等不同形式,基本動作包括雙手胸前畫弧線、交錯擊鼓、輪換翻滾等,表演過程中,舞者展示出剛勁有力的動作和複雜多變的隊形,如「猛虎出山陣」「雙將對斗陣」等,體現了古代武士的英勇剽悍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裝束特徵。攻鼓子表演者的裝束通常為黑衣白扣,頭戴黑幞帽,兩側插有野雉翎,臉上塗脂擦粉,眉毛畫得粗黑且上翹,呈現出戲劇中短打武生的形象。

歷史淵源。據專家考證,攻鼓子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與漢唐時期的軍旅出征樂舞有深厚的淵源,其表演風格渾厚豪邁,具有濃烈的西部特色,被形容為「西部鼓魂」。

擊鼓特徵。攻鼓子的表演中,擊鼓的方式多樣,包括退步擊鼓、踏步擊鼓、攻著上、躺著打等,使用的鼓為紅色,桶狀結構,約34厘米長,鼓面蒙有牛皮,上面畫有黑色太極圖案,表演時,鼓手採用「斜背鼓」的方式,以腰帶固定,擊鼓時手臂的力度、快慢、緩急與頭、頸、胸部的剛毅表現相結合,展現出磅礴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