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文那特卡制

文納特卡制,也稱為華虛朋制,是美國進步教育運動中出現的一種教學制度。它由教育家華虛朋在1919年提出,並在伊利諾斯州文納特卡鎮公立學校進行實驗。文納特特製將課程分為兩部分:

指定作業:這部分課程包括為適應未來生活所需的共同知識和技能,如閱讀、寫作、算術等。教學按學科進行,以學生自學為主,輔以個別輔導。學生根據自身能力和進度擬定學習計劃,並在工作簿上記錄進展。學習結果通過考試檢驗,學生根據考試成績決定下一步學習方向。

團體活動與創造性活動:這部分由文化和社會經驗組成,通過小組活動或教學進行,旨在發展兒童的社會意識。活動包括手工勞動、音樂藝術運動集會以及商業編輯出版等,不遵循固定程式,也不進行考試。

文納特卡制的特點包括:

有具體的學習目標和內容,對每個單元都有細緻的規定和自學教材。

套用各種診斷法測驗檢查學生每個單元的學習情況。

學生先進行練習測驗,自行練習和改正錯誤,直至做對。

通過自學及診斷測驗後,學生方可學習下一單元的教學內容。

教師經常深入學生中間,進行個別指導。

文納特卡制設定了四個目標:給兒童以優美快樂的生活、充分發展兒童的個性、個人的社會化、養成兒童普遍必需的知識和技能。根據這些目標,課程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第二部分是創造性和參與社會的活動,以發展兒童的個人能力和社交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