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曲高和寡典故

「曲高和寡」這一成語的典故源自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由著名文學家宋玉所創。宋玉通過一個故事來闡述這一成語:

宋玉講了一個外地人到郢都唱歌的故事。這個人最初唱的是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跟著唱。隨後,他唱了稍微高雅的《陽阿》和《薤露》,跟隨者減少到了幾百人。接著,他唱了更高雅的《陽春》和《白雪》,聽眾減少到只有幾十人。最後,他唱了格調極高的商音、羽音,混合了流暢的徵音,結果只有幾個人跟著唱了。

宋玉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楚王,歌曲的格調越高,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這比喻了知音難得,也反映了宋玉自己的處境:他的思想和作品過於深奧,只有少數人能夠理解和欣賞。這個成語後來被用來比喻那些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的情況,有時也用來諷刺那些自命不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