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未成年被告怎麼辦

當未成年人成爲被告時,處理方式主要取決於案件的性質和未成年人的年齡。

民事案件:

未成年人可以作爲民事訴訟的被告,其法定代理人(通常是父母或監護人)可以代爲應訴。

未成年被告在收到起訴狀後,可以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提交答辯狀及其副本,並可以對管轄是否正確提出異議。

如果未成年人符合條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反訴,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刑事案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六條,對於犯罪時未滿十八週歲的被告人,如果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犯罪記錄應當被封存,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除非是司法機關辦案需要或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

已滿16週歲不滿18週歲的未成年人犯法,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已滿12週歲不滿16週歲的未成年人犯法,只有觸犯刑法第17條規定的特定罪名時才負刑事責任。

不滿12週歲的未成年人,通常不負刑事責任,而是責令其監護人加以管教或進行專門的社區矯治教育。

出庭要求:

未成年被告不一定要出庭,如果不出庭,其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可以代爲出庭。

綜上所述,未成年被告的處理方式包括民事和刑事兩個方面,具體取決於案件的性質和未成年人的年齡。在民事訴訟中,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可以代爲應訴;在刑事案件中,未成年人的處理會根據其年齡和犯罪情況有所不同。未成年被告不一定要出庭,其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可以代爲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