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科林斯式建築

科林斯式建築,或稱為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是古希臘建築風格的三大柱式之一,起源於公元前五世紀,由科林斯地區的建築師卡利漫裘斯(Callimachus)發明。以下是關於科林斯式建築的詳細介紹:

外觀特點。科林斯柱式在外觀上與愛奧尼克柱式相似,但其比例更為纖細。科林斯柱式的柱頭特色是毛茛葉紋裝飾,而愛奧尼克柱式則使用渦卷紋。這種裝飾風格由愛奧尼克柱式的秀美轉為豪華富麗,具有很強的裝飾性。

歷史起源。科林斯柱式的靈感來源於一個希臘神話故事。據傳,科林斯的一位美麗少女在出嫁前因病去世,她的奶媽將她生前喜歡的玩具和物品裝在一個籃子裡,放在了少女的墳前。為了防止雨水淋濕籃子裡的物品,奶媽在籃子上面壓了一塊石板。第二年,籃子周圍長出了青草,草葉向上蔓延,到籃頂石板處被阻,向外翻捲成漩渦狀。雕刻家卡利馬庫斯看到這個被莨笤草葉環繞的美麗籃子,靈感被激活,設計了科林斯柱頭。

套用。科林斯柱式在古希臘的套用並不廣泛,但雅典的宙斯神廟採用了這種柱式。在羅馬時期,《建築十書》中記述了科林斯柱頭的來歷。科林斯柱式後來被廣泛套用於後來的建築中,包括古希臘的宙斯神廟遺址、古羅馬的萬神殿、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等。

總的來說,科林斯式建築以其獨特的柱頭裝飾和纖細的比例,展現了古希臘建築的精湛工藝和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