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穿鑿附會故事

穿鑿附會的典故出自《太平廣記》中的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一個名叫丁一的讀書人,非常善於寫文章。他經常誇耀自己寫文章的才能,還認為自己的文章與古人的文章一樣高明。有一天,丁一的朋友對他說:“你的文章寫得很好,但你總是喜歡穿鑿附會,這樣下去是不行的。”丁一聽了朋友的話,很不高興,於是他對朋友說:“穿鑿附會又有什麼不好呢?如果不這樣,文章就不完整了。”

朋友見丁一如此固執,於是拿出一本古書來,翻到一句詩:“侯も善經營,遂成鹽袋。”丁一看了之後,便說:“這句詩是說韓愈的,他因為穿鑿附會,所以被後人稱為‘鹽袋’。”朋友聽後大笑起來,說:“你錯了,這句詩是說賣鹽人的袋子,並不是指韓愈。”

這個故事後來被人們用來形容一個人喜歡牽強附會、歪曲事理、尋章摘句的行為。後來,“穿鑿附會”這個詞便逐漸被用來形容牽強附會、生拉硬扯、強詞奪理等行為。

總之,“穿鑿附會”是一個貶義詞,用來形容對事物進行牽強附會的解釋或歪曲事理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保持客觀、理性的態度,不要輕易被主觀情感所左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和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