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草莓芽枯病

草莓芽枯病,又稱草莓立枯病,俗稱「爛心病」,是由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 Kuhn)引起的真菌性病害。這種病害主要危害草莓的花蕾、芽、新生葉,引起幼苗立枯,也可侵染成齡葉、果柄、短縮莖等。在草莓全生育期均可發病,尤其在保護地栽培條件下,由於溫度高、通風不良、濕度大、栽植過密等原因,容易導致病害蔓延。

草莓芽枯病的病原菌以菌絲體或菌核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可在土壤中腐生2-3年。當草莓苗遇到該菌侵染時,即可發病。病害的症狀包括苗期立枯病、成株期莖葉腐敗、根腐和爛果等。具體來說,草莓芽枯病的症狀包括花蕾和新芽逐漸萎蔫,呈青枯狀或猝倒,後變黑褐色枯死;葉片和萼片被害,出現褐色斑點,葉柄和果梗基部變成黑色,葉片萎垂;新生葉片變小,葉柄帶有紅色,坐果少,長勢弱,嚴重時失去生長點,造成整株枯死。果實受害後,病部表面出現暗褐色不規則斑塊,僵硬,最終導致全果乾腐。

草莓芽枯病的防治方法包括選用抗病品種,施用充分腐熟的堆肥,避免在病田育苗和采苗,合理栽植密度和深度,及時摘除病葉和下部枯黃老葉,保持通風透光良好,及時拔除病株,清理苗心,合理灌溉,避免過多或過濕,在發病初期開始用藥澆根,使用適宜的藥劑進行防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