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認受性

認受性在民主框架下指的是人民是否認同和接受執政者。這種認同的程度越強,執政者的認受性就越高。認受性的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

身份識別:

人民可能會因為執政者與自己擁有某種共同的身份,如性別、膚色、民族、黨派等,而傾向於認同該執政者。這種基於身份識別的認同可以形成認受性。

例如,如果執政者在這些身份特徵上與選民相似,即使他們的政策或政治立場尚未明確,選民也可能因為身份的共同點而傾向於支持他們。

趨利避害

人民通常會選擇那些他們認為對自己更有利的執政者,從而增加對該執政者的認同和認受性。

這裡的「利害」是指人民認知中的利害,可能與事實上的利害有所不同。如果執政者的政策或行為被錯誤地解讀為對自己不利,那麼其認受性可能會減弱;反之,如果被錯誤地解讀為有利,認受性可能會增強。

為了增強認受性,執政者可能需要考慮如何減少身份特徵對選民決策的影響,同時確保他們的政策和行為能夠真正地反映和滿足選民的利益。這要求執政者在追求認同的同時,也要注重實質性的政策成果,以確保長期的認受性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