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貢士是什麼

貢士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一箇稱謂,具體含義如下:

歷史沿革:貢士一詞起源於古代,最初是指地方諸侯向天子推薦的人才。在唐宋時期,通過州(府)、縣的科舉考試(鄉貢、鄉舉)中試的人被稱爲鄉貢士。

明清時期:到了明清兩代,貢士的含義有所變化。在明代,貢士分爲兩種情況:一種是參加會試的舉人,另一種是貢入國子監的生員。清朝時,會試中試者統稱爲貢士,並且經過殿試錄取者爲進士,其中第一名爲狀元

考試流程:會試是中央一級的科舉考試,通常在鄉試後的第二年三月舉行,因此也被稱爲春闈。貢士是經過會試及格後的資格稱謂。

稱謂區別:貢士不同於明清時期的貢生,舉人經會試而被錄取者稱爲貢士,而第一名爲“會元”。貢士經過殿試錄取者爲進士,第一名爲“狀元”。

綜上所述,貢士是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中的一種稱謂,特指會試中考取的人,且在清朝時,貢士還需經過殿試才能成爲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