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開元通寶是什麼

唐朝的主流錢幣

開元通寶是唐朝的主流錢幣,始鑄於唐高宗李淵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這種錢幣的鑄造是爲了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除隋朝的錢幣,並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範。開元通寶的形制沿用秦方孔圓錢的傳統,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爲一錢,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

開元通寶的錢文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意爲開新朝之元,新幣之元,而“通寶”則意爲通行寶貨,象徵着貨幣的流通和寶貴。這種錢幣在中國錢幣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標誌着盛唐時代的開始,而且在貨幣形制的發展上有着劃時代的意義。

開元通寶在長期流通中存世量較大,其銅質有兩種,一種是標準的青銅製品,另一種是用銅鏡的銅質或高錫高鉛製成,後者數量較少。此外,開元通寶還有多種版別,如左挑開元、右挑開元和雙挑開元等,其中右挑和雙挑開元的市值較高。還有一種會昌開元,其背後有字,這主要是版別意義,而非收藏意義。

唐代還有一種金質的開元通寶,不用於流通,僅供賞玩,因此儲世量極少。這種金開元通寶在唐代詩人張枯的《退宮人》一詩中有所提及,詩中的“金錢”指的就是金開元通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