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作文大全

什麼的啟示作文600字

什麼的啟示作文600字(一)

人生會經歷很多事,但有一件事使我獲益非淺——養蠶。

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的時候,看見有賣蠶的,便買了一些回家養。通過了幾天的觀察,我發現蠶吃桑葉總是由上而下,十分奇特。你看,這隻蠶剛在桑葉上吃了一個「大窟窿」,就躺在桑葉呼呼大睡,可真夠懶的!蠶的爬行也非特別,它總是一拱一拱的,真像毛毛蟲……在這些蠶中,我最喜歡的是這隻蠶,它原來黑黑乎乎的,成天垂頭喪氣的,可它越來越大,原來黑乎乎的皮膚變成雪白的,這難道不是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故事嗎?

還有兩隻蠶,最大卻最調皮,有一天,它們兩個爬上了桑葉的葉桿上,可這裡容不下它們兩個,它們就為這件事爭吵,它們用頭互相頂撞,我看了後立即把它們分開,分的時候它們還在掙扎,好像在說:「快放開我!快放開我!今天我要跟它分個勝負」。蠶寶寶給我帶了無數的快樂,也給我帶來了無數的煩惱,我每天都要給蠶寶寶餵桑葉,清理糞便。日久天長,我不禁厭煩起來,有好幾次都沒有給蠶寶寶換桑葉,有一次,我準備去洗手間洗手,而媽媽在旁邊洗衣服,突然,媽媽一不小心把盆子打到了,水一下子濺到我的褲子上,我正準備向媽媽發火,可剛要開口,我卻停住了。我想起了蠶寶寶一樣,沒有為父母做任何事,可每當我犯錯的時候父母都懷著寬容之心原諒我,而我為什麼沒有寬容之心,反而要對自己的父母發火。想到這裡羞愧的低下頭,然後跑向蠶寶寶為它們換桑葉。

不同的事會收穫不同的啟示,競管是一件微不足到的事,但有可能就使你終生最收益的事。

什麼的啟示作文600字(二)

「累死人了!跳了一上午的舞,腳都抬不起來了。」回到家,穿上我鍾愛的拖鞋,拖在地上,多舒服啊!再說了,拖鞋拖在地上的聲音,「哧,哧,哧……」多好聽,多有節奏感啊!

可爸爸卻極力反對,「你就不能把叫抬起來走,你聽那聲音多難聽啊!」「喔,知道了。」我口上雖是這麼說的,但心裡卻暗暗想:真痲煩,嫌難聽,你不會把耳朵堵上。」

一天,我跳完舞,拖著灌滿了鉛似的雙腳,回到了家,剛換好拖鞋,爸爸就提醒我:「注意你的拖鞋。」我煩透了,又口是心非地應付了過去:「喔,喔,喔,我知道了。」回到臥室,我便不由自主地演奏起了「拖鞋交響樂」,結果又被爸爸發現了。他今天顯得特別認真,板著一副嚴肅的面孔,說:「你怎麼還這麼走?

沒聽清我說的話嗎,要不然我再給你重複一遍。」我終於按捺不住,和爸爸理論起來:「累了一上午,我的腳又酸又痛,都快抬不起來了,回到家讓我放鬆放鬆都不行,也太刻薄了,和那舊社會的地主沒啥兩樣!」爸爸聽了我的話,先是一怔,笑著說道:「說到刁鑽刻薄,我可真是自嘆不如!好了,你聽我慢慢給你講嘛。」

爸爸又語重心長地講道,「你有沒有想過,咱們家在四樓,你這樣走路,下面的人聽起來,聲音一定『不同凡響』吧。雖然他們沒有上門理論,但他們心裡卻已經認定,咱們的素質不高。你一定不想讓別人以為你是個道德修養不高,素質底下的人吧,所以,你一定不要打擾他人休息,抬起腳走路。如果你實在不願意,那就請自便嘍!」「不,我才不要,我可是個高尚的人喔!」我趕緊回答道。「我當然也是!」「哈哈哈。」

在詼諧的談話中,在愉快的歡笑中,我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尊重他人,多為他們著想。

什麼的啟示作文600字(三)

南宋大儒家朱熹說過:「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起初,我對這個句子始終弄不透徹,理解起來總是一知半解,似是而非,並且產生了疑問:為什麼要先說「心」,再說「眼」,最後說「口」呢?這句話能夠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我對這個問題較上了勁。()於是我下決心,一定要弄明白這句話的真正涵義。

查閱資料、詢問同學。一系列「程式」之後,我對這句話有了初步的理解:只要心到了,眼神才會集中,眼神集中,能思考問題,才能發言,表達自己的見解。但心裡覺得還是意猶未盡。

從國小三年級開始,老爸不斷從書店、辦公室帶回學生類報刊雜誌,供我閱讀、學習。我總是囫圇吞棗,三下五除二就「解決」完一本書。我用自己的壓歲錢,在書店買的一些書,都很快「看」完了。可我什麼體會,什麼好詞,什麼佳句,知之甚少,收穫甚微。我很是不解:千辛萬苦讀完了這麼多書報,怎麼還是懂得不多?是不是對這句話理解還不深刻呢?

直到有一天,我在一冊書上再次注意到了朱熹的這句名言。我開始反思,但反思得很淺,只知道讀書要認真。可歸根到底,我仍然不懂。於是我請教老爸。老爸說了一大堆,我才明白:首先要心到,該幹什麼就幹什麼,閱讀文章時要集中注意力,不要三心二意;其次要眼到,閱讀文章,心眼合一,反覆思索,並試著自己解答;第三要口到,在課堂上踴躍舉手發言,並結合老師和同學的回答認真地做比較、分析,最後認真地總結和完善,從而把文章讀懂讀透。這才是讀書要「三到」的真正涵義。

從那以後,我把這句話銘記在心,時刻對照自己,時刻提醒自己,時刻督促自己。在這句話的鞭策、指導下,我閱讀輕鬆,下筆輕鬆,語文成績也如「芝痲開花—節節高」。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