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不成功便成仁典故

不成功便成仁的典故源自《論語·衛靈公》中的一句話:「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這句話的意思是,有道德、有志向的人,不會為了保全生命而損害道德,而是寧願犧牲生命來成就道德。後來,這個成語被廣泛用來形容為了正義事業而犧牲生命的行為。

成語解釋:不成功便成仁,意味著如果做某事不成功,那麼就寧願成就道德上的仁,即寧願犧牲也不違背道德原則。

歷史典故:

項羽破釜沉舟:不留後路,勇往直前,前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氣魄。

荊軻刺秦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展現出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和勇氣。

文化影響:這個成語在中國文化中象徵著為了大義、正義和道德原則而不惜犧牲個人生命的精神。它鼓勵人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能夠堅持道德底線,甚至在必要時做出犧牲。

綜上所述,不成功便成仁的典故強調了道德和犧牲的重要性,它不僅是對個人行為的指導,也是對社會責任和犧牲精神的倡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