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互文性是什麼

文本間性

互文性,也稱為文本間性,是一個文學理論概念,由法國後結構主義批評家朱麗·克里斯蒂娃提出。該概念強調沒有任何一個文本是自足的,其意義是在與其他文本的互動參照和互動指涉中產生的。互文性認為,任何一個文本中都以不同形式存在著其他文本,如先前的文本和周圍文化的文本,甚至可以說,任何文本都是過去的引文的重新組織。這一概念在20世紀60年代出現,並迅速成為後現代、後結構批評的標識性術語。

互文性的理論認為,由於語言作為存在的基礎,世界本身作為一種無限的文本而出現。所有語境,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心理學、歷史或神學的領域,都變成了互文本,意味著外在的影響和力量都被文本化了。在這種理論中,文本的作者的作用被大大衰減,作者的個人主體性和對文本的權威消失了,其作用降至僅僅為文本間的相互遊戲提供場所或空間。創造性和生產力從作者轉移至文本間的相互遊戲。同時,文本的邊界被消除,每一個文本都向所有其他文本開放,從而每個文本與其他文本都互為互文本。美國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甚至提出「不存在文本,只有文本之間的關係」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