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太原盆地的形成

太原盆地的形成與地質構造運動密切相關。

在地質學上,太原盆地屬於新生的斷陷盆地,其地質發展經歷了三個重要時期:

早前寒武紀的五台—呂梁構造期,殼幔分異、克拉通化,並形成了結晶基底。

中生代燕山構造期,形成了西部南北向的呂梁復背斜、北部北東向的五台復背斜、東部南北向的太行復背斜的構造格局。

新生代喜馬拉雅構造期,E2-E3時期形成了NNE向拉張構造;N1-Q1時期形成了EW向拉張構造;Q2後進入新構造期,在此構造背景的特徵下,地貌上隆起斷塊崛起成山,陷落斷塊形成盆地。

此外,遠古時代的太原地區是一片大湖,即海子,水域面積達到5000平方千米,深度超過800米,後來在治水過程中,大禹採取了疏導的策略,通過打開靈石石膏山的缺口,控制了湖水,從而根治了水患,形成了今天的太原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