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巴洛式建築

巴洛克建築是17世紀至18世紀在歐洲廣泛流行的一種建築風格,它起源於義大利,並迅速傳播到歐洲各地,包括德國、奧地利法國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甚至拉丁美洲的殖民地。這種建築風格在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和表達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城市廣場、園林藝術以及文學藝術部門都產生了影響。

巴洛克建築的風格特點包括宏偉的比例、動態的形式、光與影的對比,以及大量使用貴重的材料和裝飾。建築物通常有大而高的比例,以增加其威嚴和莊重感,常見的屋頂形式包括大型圓頂和尖頂。在外觀上,巴洛克建築強調曲線和對稱形式,展現建築的動感和活力。同時,巴洛克建築善於利用光線和影子的對比來營造戲劇性的效果,建築立面和內部常用凹凸不平的表面來產生陰影,增強建築的立體感。

巴洛克一詞的原意是奇異古怪,古典主義者用它來形容這種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建築風格。這種風格打破了對古羅馬建築理論家維特魯威的盲目崇拜,也衝破了文藝復興晚期古典主義者制定的種種清規戒律,反映了嚮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巴洛克建築的典型實例包括羅馬的聖卡羅教堂凡爾賽宮羅馬耶穌會教堂等。

總的來說,巴洛克建築是一種複雜而多樣的藝術形式,它在歐洲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特點包括外觀的自由形式、對動態的追求、富麗堂皇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以及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巴洛克建築不僅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神和文化繁榮的體現,也對後來的建築風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