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巴申定律

巴申定律弗里德里希·巴申在1889年提出的,它描述了氣體間隙的擊穿電壓\(U_b\)與氣體壓力\(p\)和間隙距離\(d\)之間的關係。該定律的表達式可以表示為\(U_b=f(pd)\),意味著擊穿電壓是氣壓和間隙距離乘積的函式。巴申定律不僅適用於電正性氣體,也適用於電負性氣體。

巴申定律的背景是在湯遜理論出現之前,巴申通過大量實驗總結出了擊穿電壓與\(pd\)的關係曲線。這條曲線展示了擊穿電壓並非單純由間隙距離決定,而是\(pd\)的函式,且擊穿電壓隨\(pd\)的變化呈現U形曲線,有一個極小值。

為了解釋這一現象,可以考慮在固定間距的間隙中,當氣壓降低時,氣體的密度降低,減少了電子與分子碰撞的機率。在達到最小擊穿電壓時,氣體的密度變得很低,碰撞發生很少,電子碰撞引起的電離成功的機率大大減少。因此,為了發生擊穿,需要增加電場強度以提高電離機率。

巴申定律的適用性有一定的限制,它主要適用於高壓與絕緣領域,且在氣體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得出。對於氣體溫度不是恆定的情況,公式應表示為\(U=f(\delta d)\),其中\(\delta\)為氣體相對密度。此外,巴申定律的曲線是表示均勻電場氣體間隙擊穿電壓與\(pd\)乘積之間的關係,它不適用於不均勻電場。

總結來說,巴申定律是一個重要的物理定律,它幫助我們理解氣體放電現象,尤其是在高壓和絕緣領域。它是由實驗得出的,而不是通過解析方法,因此對於設計和理解氣體放電設備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