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或的古字

"或"的古字是「」和「」的初文。其甲骨文字形由一支戈和一個「囗」(圍)組成,其中「戈」表示守衛的意思,「囗」表示城郭或邑的減省。金文字形在「囗」的上下添加了兩橫,表示邑的疆界。這個字是會意字,由「口」和「戈」兩部分構成,「口」像城牆之形狀,兩者合在一起,會意為用戈守城或守衛領土。有了城牆和疆域,還有士兵持戈守衛,這就是古代的方國了,也就是所謂封國、封邑。因此,「或」是「國」字最初的寫法,也就是「國」的初文。

在西周金文中,「或」字中的「囗」多有短橫圍繞,有的是上、下、左、右都有短橫,有的是簡化為上、下有短橫。這些短橫可能表示城四面都有士兵守衛,也可能指國的疆域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有邊界,也就是四至。個別「或」字的「囗」內加點作為裝飾,有的增加「邑」字旁進一步說明這個字的特點。「或」字中的「口」周圍開始有四條短橫,後來簡化為上、下兩條短橫,再後來上面的短橫與「戈」字相連成長橫,「口」和下面的短橫下移,就可以看到楷書「或」字的雛形了。

「或」的本義是以城邑為中心包括周圍地區的邦國。後來,「或」借用為「或然」之「或」和「疑惑」之「或」,為表示其本義就出現了兩個字形,一個是在外面加「口」成為「國」,一個是在左邊加「土」成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