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掇只

掇只壺,也被稱為掇子壺,是一種獨特的紫砂壺造型。其名稱來源於宜興當地以前使用的一種裝調料、糖果的容器「掇子」,因此也被傳為「掇子」。由於「子」字在國語中已無入聲發音,逐漸演變為「掇只」。掇只壺的造型特點包括壺身、壺蓋、壺鈕等均為球體,呈現出一種圓潤而獨特的美感。這種壺型的名稱直接反映了其矮短的特點,與掇球壺相似,但掇只壺更注重精、氣、神的表達,而掇球壺則側重於形狀的堆疊。

掇只壺之所以價值連城,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出自宜興制壺大師邵大亨之手。邵大亨是清朝中期的制壺名家,他的作品以樸素和有風骨見長,後世極為推崇。掇只壺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圓潤而不失剛毅的形態,以及壺嘴的往外延伸設計,這種設計使得壺與使用者之間和諧共存,體現了「柔中有剛、剛柔互濟」的美學理念。

《宜興縣誌》中記載的掇只壺被譽為「一壺千金」,多年來深藏民間,鮮為人所見。這把壺的發現和流傳,不僅展示了紫砂藝術的精湛工藝,也反映了制壺大師邵大亨的獨特審美和對紫砂藝術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