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溺人必笑

"溺人必笑"這一說法出自《左傳》,並在《呂氏春秋》中得到了進一步的闡述。在《左傳》中,吳王面對晉國趙襄子的使者,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不僅沒有請求援軍或徵詢對策,反而詢問了一個史官何以被稱為君子,表現出一種輕佻的態度,自我調侃說即使是快要溺死的人都有空呵呵笑,自己也來問一個(和眼前局勢完全無關的)問題。

而在《呂氏春秋·大樂》中,這一說法得到了更深入的探討,強調了「雖笑不樂」的觀點,通過對比亡國戮民、溺者、罪人、狂者的表面快樂與他們所處環境的悲涼,指出了這種快樂的虛假性。即使是溺水者雖然也會笑,但這並不能改變他們終將被淹死的命運;罪人雖然也會唱歌,但這並不能避免他們遭受刑罰;狂者雖然勇武,但也只是瘋子。這些例子都說明了,在一些看似歡樂的表面現象背後,隱藏著深刻的悲劇。

這一說法也引發了後世的討論和質疑,如近代學者高亨就提出「溺」字在此處的用法可能不通,人溺於水又何能笑。然而,他也提出了一個可能的解釋,即「溺」字可以通「惄」,意為飢餓,飢餓的人有時也會笑,但這仍然是一個不夠通順的解釋。

綜上所述,「溺人必笑」這一說法既體現了吳王的輕佻態度,也反映了《呂氏春秋》對表面快樂背後悲劇性的深刻洞察。這一觀點不僅在古代有著深遠的影響,也在後世引發了持續的討論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