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滂沲

"滂沲"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pāng tuó,具體含義如下:

形容雨大:

晉 左思 《蜀都賦》:「雖星畢之滂沲,尚未齊其膏液。」

唐 歐陽行周 《益昌行》:「期當作説霖,天下同滂沲。」

宋 蘇轍 《次韻劉貢父西掖種竹》:「竹迷誰定知迷否,趂取滂沲好雨初。」

形容淚或血等流得多:

漢 王褒 《九懷·株昭》:「卷佩將逝兮,涕流滂沲。」

《三國志·蜀志·蔣琬傳》:「夜夢有一牛,頭在門前,流血滂沱,意甚惡之。」

唐 孟郊 《送淡公》詩之六:「徘徊相思心,老淚雙滂沲。」

廣大貌;充溢貌:

《周髀算經》卷上:「北極之下,高人所居,六萬里,滂沲四隤而下。」

唐 沉亞之 《淮南都梁山倉記》:「待我柘桂之杓,致滂沲之流,操以救之。」

形容豐盛:

漢 應劭 《風俗通·怪神·李君神》:「眾犬吠聲,因盲者得視,遠近翕赫,其下車騎常數千百,酒肉滂沲。」

綜上所述,"滂沲"不僅用於形容雨大,還可以用來形容淚或血的流淌之多,以及廣大和充溢的景象,甚至用來形容事物的豐盛。這個詞語在文學作品中有著豐富的套用,展現了其多樣化的表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