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私肥於公

私肥於公」這一現象出現在春秋時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個特點,即私人田地的增多和公共田地的衰落。

春秋時期,隨著私田的增多,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擁有私田而變得富有。相反,公家(指諸侯或國家)由於公田的產量下降甚至荒蕪,經濟逐漸變得困難。這種現象導致私人財富的增長超過了公共財富。為了應對這一現象,各諸侯國進行了賦稅制度的改革,例如魯國在公元前594年實行了「初稅畝」政策,這是一種按畝徵收耕地稅的制度。這個改革承認了私有土地的合法性,不再區分公田和私田,所有土地一律按畝納稅。這一改革雖然暫時擴大了諸侯國的稅源,但也意味著國家放棄了長期實行的井田制度和對土地的所有權,從而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