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端午節粽子的故事傳說

端午節粽子的故事傳說有:

1. 屈原投江: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說是要滅楚國的,於是划船在江面上丟飯糰、雞蛋;但找了好幾天都沒有找到屈原,人們這時明白了,漁夫們含淚而遠去,並將祭品扔進江里。這就是吃粽子的開始。

2. 伍子胥投江:伍子胥忠良之人,在吳王闔廬死後,吳王夫差不顧伍子胥勸阻,堅持領兵伐齊,結果兵敗於艾陵,夫差逼伍子胥自刎。伍子胥死後被埋在江邊,過不多久江中魚兒聞訊後守在他的墓前。於是吳國人擔心魚兒對他的忠靈有所干擾,紛紛將米用紅線捆好置於江中之上,逐漸就演變成了我們今天所見的粽子。

所以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其實是對屈原的祭奠以及為了防止魚蝦咬食屈原的身體而用米飯黏住魚嘴的舉動演變而來的。

以上就是端午節的粽子故事傳說,這些傳說都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懷念和尊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