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米象形字

是一個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像一段有米粒的谷穗,本意指小米,後來也指脫去穀殼之後的米粒。甲骨文中的「米」字取象源自於水稻,字形似結滿了沉甸甸籽實的一株水稻穗,上下的"點"表示"籽實",中間的一長畫是穂中的莖桿。隨著字型的演變,金文篆書隸書等不同階段的字形有所變化,但都保持著象形的特點。例如,隸書中的「米」字寫成「木」加兩點,但穗梗上結粟子的形象已經完全消失。

甲骨文:像一株谷穗上結滿了沉甸甸的米粒,中間的一長橫是穗中的莖桿。

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但有所變形。

小篆:將甲骨文中表示穗中莖桿的橫與上下兩個籽實連在一起誤寫作"十",將"十"的上下的四籽實誤寫成了兩個"八",隸書承續小篆字形。

隸書:寫成「木」加兩點,穗梗上結粟子的形象完全消失。

隨著時間的推移,「米」的含義也從專指小米擴展到指代脫去穀殼之後的米粒,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大米。此外,「米」字不僅是一個象形字,它的字形演變還反映了中國古代計量長度單位「米」的由來,以及與小米的計量方法有關的歷史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