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粽子的由來

粽子的由來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主要與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以下是粽子由來的幾個版本:

屈原投江:公元前340年,屈原因國破家亡,悲憤地投汩羅江自盡。人們為了防止江中的魚蝦損傷屈原的軀體,便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作為祭品,逐漸發展成用粽葉包裹糯米蒸煮而成的食品。

角黍和筒粽:春秋時期,人們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之為「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之為「筒粽」。

蛟龍竊食:據唐代沈亞之的《屈原外傳》記載,屈原顯靈後告訴人們,祭祀的食物被蛟龍竊走,並告訴他們以後投食要裹上蓼葉和五色線。

五色絲線:《初學記》中有一段記載,講述了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告訴他們以後可以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

以上各版本均體現了粽子與屈原的深厚聯繫,以及端午節祭祀和紀念屈原的傳統習俗。如今,粽子已經成為端午節不可或缺的食品,並且品種繁多,口味豐富,深受人們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