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苦口婆心成語故事

苦口婆心是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耐心地勸導某人,使其醒悟、明白道理。這個成語來源於《宋史·道學傳一·頤道先生程灝傳》,文中描述程灝苦口婆心勸兒子回頭,最終讓兒子悔改的故事。苦口婆心可以用來形容某人教導別人時非常耐心和細緻,並且具有深刻的影響力。

在歷史上,這個成語有一個有趣的起源故事。據說,有一次孔子對他的弟子們講學,講著講著,他的嘴都幹了,但仍然不停地說著。他的弟子們心疼地看著他,不忍心再讓他說話了。於是,他們便在孔子講完之後,四處去找水,想要讓孔子喝口水休息一下。

其中一個弟子找到了一個池塘,正準備去取水,卻發現池塘里已經有很多人在取水了。他轉念一想,他們可能都以為只有孔子才能教化人,所以他們才來這裡取水。於是他轉回去對孔子說:“老師,我們不如將池塘里的水取乾,這樣他們就可以喝了。”孔子聽後搖了搖頭說:“你所說的方法並不是最好的。他們並非不知道水的重要性,只是還沒有認識到水的真正價值而已。”

孔子接著說:“我們應該像農夫一樣,不厭其煩地勸導他們,讓他們明白道理。”這時,其他弟子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這個故事傳開來之後,人們便將“苦口婆心”用來形容教育者們對人的教化,充滿了耐心的勸導和感化。這個成語因此而成。

綜上所述,“苦口婆心”這一成語的故事來源基於孔子“勸導重於一切”的教育理念,其體現了古人對於教育的重視和對人性善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