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當平凡生活失去理想—《一地雞毛》讀後感

  忙裡偷閒的間隙,讀了劉震雲的小說《一地雞毛》。小說總體情節很平緩,甚至沒有出現大的衝突。全部內容只是九十年代一對在北京機關工作的年輕夫婦的瑣碎日常:三餐、工作、保姆、孩子等等。簡單流暢的情節之所以吸引人,在於其對生活的寫實與豐富的細節,還有人物的真實的心理狀態。

  印象深刻的有主人公每天早上起來買豆腐,一塊餿了的豆腐差點引發家庭戰爭。還有農村出生的主人公面對老家來人的心態,「誰知興沖沖回家,老婆還沒下班,家裡卻來了兩個老家人。小林象被兜頭澆了一桶涼水,一天的好興致,立即跑的無影無蹤。」

  書里還有一段話,讓人看的想流淚。「兩人都是大學生,誰也不是沒有事業心,大家都奮鬥過,發憤過,挑燈夜讀過,有過一番宏偉的理想,單位的處長局長,社會上的大大小小機關,都不在眼裡,哪裡會想到幾年之後,他們也跟大家一樣,很快淹沒到黑壓壓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人群之中呢?你也無非是買豆腐、上班下班、吃飯睡覺洗衣服,對付保姆弄孩子,到了晚上你一頁書也不想翻,什麼宏圖大志,什麼事業理想,狗屁,那是年輕時候的事,大家都這麼混,不也活了一輩子?有宏圖大志怎麼了?有事業理想怎麼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一輩子下來誰不知道誰!」

  讀完小說後有一種莫名的悲涼。20年前和現在的大學畢業生,煩惱的問題也差不多。房子、車子、孩子,日復一日我們為這些工作、奮鬥、與人事糾纏。沉迷於生活的瑣碎,並開始從中找到樂趣。糾結於生活的不順,與伴侶爭吵又和好。只是某個瞬間,自己會恐懼逐漸變成一台機器,懼怕某一天早上醒來會變成一隻甲殼蟲,就像《變形計》格里高先生一樣。深夜或者無人時會想到曾經的理想,也想為之努力。但是很快生活像潮水一般湧來將你淹沒。

  絕大部分人過的都是平凡的生活,這種生活並非一無是處。為什麼小說給人一種荒蕪的感覺?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主人公的生活除了日常的瑣碎已經沒有其他的東西了。這讓他的生活本身變成了人生目的。除了應付日常生活,主人公的心靈沒有空間存放其他東西,比如理想,熱情,和珍貴的情感。沒有了這些東西,生活就只剩一地雞毛。主人公是畢業幾年的年輕人,卻已經看不到年輕人的活力,為理想奮鬥的渴望。

  有一位作家說「愛之於我,不是一蔬一飯,而是一種不死的欲望,是平淡生活中的英雄夢想」。這裡的愛可能不止是單純的男女之愛。人在世界上,如果沒有對人或事物的熱愛,沒有對目標的嚮往,很容易變成精神痳木的人。雖然肉體在行動,但是沒有人的活著的氣息。

  小說的最後,聽聞曾經對自己多加照顧的老師的死訊主人公傷心了一天,然後繼續擔心他的大白菜去了。雖然主人公的生活還在繼續,但是小說已經結尾了。因為這個人身上,已經沒有值得書寫的東西。小說是一面鏡子,照見了滾滾洪流中人們的身影。而我們有時候也在這鏡子裡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