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光榮與夢想讀後感

光榮與夢想讀後感(一)

作為一部經久不衰的經典,《光榮與夢想》以歷史的角度對美國從1932罷工潮的「補償金大軍」至1972年水門事件及其餘波的這40年的國家、社會乃至個人進行了詳盡的描寫。從罷工潮到呼拉圈風靡美國、從參與二戰到可口可樂在西方世界的興衰、從冷戰到貓王、夢露們的嶄露頭角,引領風尚,在作者的嬉笑怒罵之間,我們仿佛經歷了一次遙遠的穿越,在美國探索、改革、前行的路上,感受著星條旗下屬於他們的榮光,在與夢想相依相偎。

從1932至1972年,在這短短40年間,我們不得不驚訝,大洋彼岸的那個國度走過了多麼傳奇性的40年。即便是此時此刻,這40年的喧譁、狂熱、幽默、恐懼與彷徨都還余瀾未了——即便是此刻,美國依然正準備著水門事件的40周年反思。同樣,今朝此刻,當代人同樣普遍認為,當下成為了對罷工潮、韓戰等等大事反思的契機。在反思了種種國家、社會層面的大事之後,縱覽這載著光榮與夢想的40年,我們得以略窺那始終高高飄揚著的漫漫美國夢,以及美國人追夢的身影。

20世紀,是人類歷史上步伐急劇擴大的時代。而美國夢,也正在此時不斷地發芽,生長。正如作者所說,這個時代,「英國人昂首闊步,仿佛他們就是世界的主人;而美國人自由散漫,似乎毫不在乎地球誰屬」。然而,在看似瀟灑的身影背後,卻是鳳凰涅盤般的不懈的追尋。而支撐起這高歌猛進的傳奇時代的,正是那一如既往的美國夢。

是的,太陽不用證明它明天會升起,可為了表達它對大地的愛,卻總在嘴上掛滿了星星。懷著這個夢,美國人將對民主、平等、和平、科學乃至光榮與夢想的渴望內化至心底,化作令世人瞠目結舌的一幕幕永恆。從埃莉諾那「總統夫人」光環之下毫不褪色的慈善形象,到默羅站在倫敦電視塔上直面馬爾他十字的勇敢背影,再到斯波克即使被侮辱為「流浪漢」也依然堅決反戰的執著背影,美國人的特立獨行為20世紀的人類歷史抹上了亮麗的一道風景線。充滿未知的年代裡,人們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而且這隻與他自己而不是他的先輩的所為有關。只要願意冒險,願意創新,願意思考,自己的價值終有被承認的一刻。而對自由的思考,對真理的渴求,讓每個人不憚於口說我心,更無懼於外部世界的種種困難,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能盡力以自己的方式實現自己的人生。這一切,都是美國夢的見證。

當然,在火與鋼碰撞的火花背後,同樣也有不可免的黑暗與陰影。正如南北戰爭的雙方信仰著同一個上帝,某些人對「美國夢」的歪曲和誤解也有可能導致逆流的出現。就在罷工潮時,面對著「補償金大軍」的麥克阿瑟曾說過:「如果誰說筆桿子比槍桿子更犀利的話,那他肯定沒遭遇過自動武器」,小喬治巴頓在這個時候也曾用劍鞘擊傷了救命恩人的頭部,矛盾劇烈運動時,像麥卡錫那樣的政客們無視了常人的悲歡,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顧一切,讓人們的心中留下了陰影。更遑論二戰後那「猜疑的年代」,冷戰時的勾心鬥角,不顧常識的力量,執意地階級鬥爭,執意地爭奪利益,給全人類也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失。然而,我們應當明白,這並不值得後悔,畢竟這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然要經歷的曲折。關鍵就在於,我們也要清楚,因為美國夢,因為美國夢所倡導的精神,星條旗下的社會具有了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從大蕭條時的《社會保障法》、柏林危機時西柏林上空的雄鷹到後來護衛黑人上學上班的軍隊,這些不和諧的音符被人們一一關注、消除。於是,歲月流轉,時過境遷,美國社會的進步從未停止,美國的國家綜合實力也因而從未離開過真正的巔峰。

何為美國人的光榮與夢想?也許,這本書就給了我們最佳的答案:光榮來自於偉大的傳統,夢想源於對自由的渴求。懷著美國夢,他們不僅瞻仰著先賢們竭力維護自由民主的身影,也尊重由內心散發出來的不可遏止的良知和靈感。在新時代、新天地之下,美國人日益奮發,在他們的努力之下,可以說:這夢想,不休不止。

縱覽全書,我們看見了那坎坷途上的心懷漫漫美國夢人兒,也看見他們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光榮與夢想,為我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以史為鑑,也許我們能在對大洋彼岸國度的反思之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光榮之路,書寫屬於自己的現時夢想與未來榮光。

光榮與夢想讀後感(二)

在我幾年前讀西方人的新聞時,哪怕經歷了翻譯可能帶來的失真,仍覺得它與國內的新聞有很大不同。國內的新聞總是平鋪直敘的敘述一個新聞事件,而西方新聞往往在保持客觀性的同時,綜合運用各類表現手法使得新聞有趣,充滿了可讀性,其中如經常的誇張、比喻等手法使得讀者更容易理解新聞表達的內容。近幾年,國內的新聞也變的有趣起來,比如當時我讀到《經濟觀察報》的主筆許知遠的文章,特別長篇專題文章時就明顯感覺了一種西方新聞的味道。

後來,我知道了,中國新一代新聞人很多都受到了一位美國記者、作家的影響,他叫威廉。曼徹斯特,而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他那本橫跨1932年到1972年四十年美國歷史的名作《光榮與夢想》。 終於,每天下班回去,翻看一個小時,慢慢的看完了這本大部頭,領略了四十年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雖然這部作品很厚實,但是閱讀的體驗並不艱深或是沉悶,如果真是這樣,想必本書的寫作方式也不會被這麼多記者模仿了。儘管這部書從多角度表現了整個美國社會那段時期的社會生活,但是也有一條主線貫穿始終,那就是美國總統,從胡佛直到尼克森,中間有羅斯福、杜魯門、艾森豪、甘迺迪、詹森,這幾位美國總統也經歷著美國歷史上一個動盪巨變的時代。

儘管美國政治相對更加大眾化一些,但是畢竟站在舞台前端的總是那些風雨人物,所以以美國總統的更迭闡述美國政策的更迭,進而表現社會風氣的變化,無疑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成功的寫作策略。本書還有一大特點,便是把美國社會放在當時整個世界的背景下看待,所以,每一章的最後總會有一段同時期世界的局勢闡述,與美國歷史對比,製造一種「風起雲湧」的效果,很有感染力。而本書最具煽情-色彩,也是被中國記者們吸收的手法便是,在一個時間段上,說說後來的風雲人物當時的情況,如還只有N歲,如還在某某學校念書,如還在幹著某某顯得不那麼「風雲」的小事。如吳曉波的《激盪三十年》就是本曼徹斯特痕跡濃重的作品,當然,這裡不是想抹殺《激盪三十年》的出色之處,畢竟,寫這種時代大背景下的作品,《光榮與夢想》確實是很好的參考和框架。

在曼徹斯特筆下的四十年美國史確實可以稱得上波瀾壯闊,以大蕭條時期的慘境和「補償金大軍」事件開始,在那個「山窮水頸的夏天,胡佛成了美國歷史上一個不太光彩的總統,而充滿傳奇色彩的羅斯福著開始了他的時代。接下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似乎只有珍珠港事件讓美國人對這場戰爭有著刻骨銘心的傷痛,而接下來儘管有大量美國青年戰死沙場,但是美國卻著實獲得了現實的戰爭紅利,而杜魯門正是幸運的接過了這份紅利,但是也「不幸」的接過了羅斯福光輝的時期給他留下的陰影。在書中描述著杜魯門剛上台時,人們對他的猜疑和他對人們常常拿他與羅斯福比較的惱火,不過他堅持了下來,還開啟了冷戰時代,而國內,臭名昭著的麥卡錫也開始了美國內政的黑暗年代,另一名「反共鬥士」尼克森似乎是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但是卻顯得沒麥卡錫那麼強硬。

艾森豪結束了民-主黨對白宮的長期「占領」,同時帶領美國進入一個「全速而穩健地進行」的時期,那段時期,美蘇兩國在太空的競爭開始,書中對當蘇聯在初期處於領先地位時,國內各式各樣的反應有著生動的描繪。接下來,美國歷史另一位傳奇總統,甘迺迪上台,在我看來他的傳奇並不在於他後來的被暗殺,而在於他在任的時期確實是段動盪而洋溢激-情的時期。「豬灣事件」,越南戰爭,古巴飛彈危機,給我更深印象的是甘迺迪對黑人運動的堅定支持,那場出動軍隊護送黑人學生入學的場景足以和馬丁。路德。金的《我有個夢想》的演講場景相媲美。詹森在甘迺迪上台後的處境和杜魯門頗為相象,在這段歷史中,詹森似乎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總統,似乎也只有在如「甘迺迪遇刺,詹森接任總統」這樣的敘述中出現他的名字。在本書中,我們可以對詹森有更多的了解。終於,尼克森登場,據說很多人都想不到中美建交會在這個昔日的「反共鬥士」任上實現,而這也正反映了政治的多變性和現實性。

本書以水門事件及其餘波結束,也讓我結束了一段暢快的閱讀體驗。 儘管本書以美國總統的更迭牽起了主線,但是本書最吸引我的還是對各個時期美國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側面的細緻和生動的表現。而經常引用當時媒體的很有個性的表達,也讓今天再看別有一番趣味。而比照中國的當下現實,竟也發現中國現在的很多現象與當時的美國頗有些「形似」,至於是否「神似」,那就是仁者見仁的事情了。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中文版難得的翻譯的很不錯,至少讀著感覺很流暢,我已經不知多少次目睹一本好書被糟糕的翻譯糟蹋了,所以,對國外優秀作品來說,好原著還得配好翻譯。對於想了解那段美國歷史,也不願了解的那麼「本質」,那麼「學術」的人來說,我強烈推薦本書,每天翻翻,在愉快的閱讀中暢遊一段異國光榮與夢想交織的年代,比照現實,或許會給我們些力量。

光榮與夢想讀後感(三)

《光榮與夢想》是一套四部組成,描寫美國1932年-1972年四十年間社會最動盪時期的紀實性文學作品。

縱覽這四十年間,經歷了二戰,韓戰,越南戰爭,民權運動等歷史性重大事件,隨著羅斯福,杜魯門,甘迺迪,詹森,尼克森一位位政壇風雲人物閃亮登場又嫣然遠去,歷史仿佛一個巨大的滾輪,不斷向前飛速前進。

時代的節奏如此之快,每一代美國公民,每一位政壇領袖,每一次遊行與運動,都包含著弱小個體的心中懷揣的小小夢想。他們或許偏激,狹隘,自私;或許過於理想化,或許茫目搖擺,但小小的夢想與光榮的使命感讓每一個人在這個社會大浪潮下翻騰,這是一個讓人心潮澎湃的年代。()

慘烈的太平洋戰爭奠定了美國在世界的主導地位,以血和淚交織的黑人民權運動改變了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泥潭中越陷越深的越南戰爭犧牲了上萬的美國大兵,從核子彈的誕生到氫彈的誕生,核武器的不斷升級在預示著國力強盛的同時又為無辜的平民帶來了殘忍的核污染核輻射以及無窮的後患。如果說歷史是場輪迴,那麼我們就是這無數輪迴中最微不足道的渺小個體。但個體的思想,願望,行動的力量不斷匯聚爆發,又帶來了歷史的新篇章。

和平共處或許是人類的永恆話題,因為只要有國界種族的劃分,有資源能源的爭奪,有人性的貪婪就永遠有戰爭存在。然而每一次戰爭,又會被一股更強大的渴望和平的力量湮沒,在這充滿夢想與渴望榮光的時代,正義和平是永遠的主旋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