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作文大全

清明祭祀

今天是清明。

清明本是農家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前後,天氣回暖,雨水增多,正是春耕春種、點瓜種豆的好機會,所以農家人喜歡清明。

清明如果逢著三月初三,在南方一些地方,又是情人們郊遊唱山歌,表白愛慕之情的好時光,所以年輕人喜歡清明時節。

今年清明恰逢三月初三,而三月初三據說又是華夏之祖黃帝的出生日,成為祭祖拜宗祠的最好理由,所以老人和權勢者喜歡。

在清明祭祖,讓祭祖儀式成為一種例行的活動,那就演變成為清明節了,既然是節日,就會有很多的活動內容,什麼掃墓、踏青、植樹、放風箏、盪鞦韆、對山歌、飄燈籠,什麼射柳、插柳、戴柳、柳串固餅(固,應該是食字旁,加個固字,但電腦打不出此字,見諒)……等等等等。

可惜現代人(不是歷史教科書的概念,指生活在當今現下之人)已經把清明和清明節、三月三混為一談了,更為糟糕的是,甚至有些所謂的專家學者,把清明和寒食混為一談,把清明節和寒食節也混為一談,那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現在的人,過清明就是掃墓了。但也有不願意去掃墓的,我的一位博友就專門寫了不去掃墓的理由,不管其理由成不成立,還是另有原因,但清明不去掃墓的人絕不在少數,我父母就從來不去,這是習俗觀念和家庭習慣問題,我當時給博友的回覆說:

不去也行

心中自有天國的墓

去也無妨

眼裡還有人間的情

我的意思無非是說:去有去的理由,不去也一定有不去的理由,所以,去不去都沒關係,但必須具備懷念先人之心。

我今天去了。

我岳母是丹陽人,近幾年我都陪伴岳父母去祖墳祭掃,成了習慣。大清早出發,六點不到,天剛蒙蒙亮,路上果然不擠,但車輛也已經不少。九點剛過,就到了珥陵鎮珥城村,把車停在村委會,見了岳母的侄兒侄媳,閒聊幾句,就直奔村口西北方向的墳地而去。

墳地是村民的,散落在一條小河的南岸,村委會早就說要遷,為了開闊河道,但至今未遷,據說是河道開闊了不能產生多少經濟效益,就擱置了。

墳地的風水很好,面臨綠油油的麥田,一望無際,背靠潺潺的小河,人來船往。岳母家的墳地,因為有侄兒在照料者,倒也整整齊齊,清明時節,正是油菜花開的好時節,一片黃燦燦的,多年前栽種的兩棵松樹,在墓碑的兩側也生長得鬱鬱蔥蔥,遠遠望去,煞是引人注目。

祭奠很簡單,擺上供品,倒上酒,磕頭,燒紙,難免說些什麼,也就結束了。

清明祭祖原本是一種文化,一種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現在感覺成了一種形式,一種可走可不走的形式,這讓人心裡很不是滋味。

回家途中,返程的車輛排成了幾公里長隊,上海段的收費處為了加快車流速度,只能是光收路卡不收錢。忽然想起幾天前寫給博友的一首《清明祭祀》(和杜牧《清明》),用來結尾正好。

清明時節人紛紛

上墳車流驚英魂

一年一度家祭日

滿腹心酸奈何村。

今天是清明節,傷感的日子。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清晨五點整,我們一家三口收拾妥當準備去公墓。今日無雨無風,怎麼也沒有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感覺,少了意境卻少不了內心安靜洶湧著的情懷。

不到六點鐘,山上已經來了很多祭祀的人們。車流伴著人流往山上涌,坐車沒有走步快,焚燒處大門口,焚燒處裡面(貌似銀行的地方),掛著紅布條的小松樹站在這裡迎接我們墓地的路口也懸掛著標語,也沒有欲斷魂的感覺啊。如今人們走到哪裡,就會把垃圾帶到那裡。丈夫在細心的為父母剝桂圓。兒子給爺爺奶奶叩首。每年我們都會手捧鮮花,來到這裡緬懷我們的親人,寄託我們的哀思,保佑我們平安順利、發家致富的同時也順便感慨生命的脆弱和短暫。我和丈夫已經給兒子定下遺囑,我們百年之後,就把骨灰撒到鴨綠江里,畢竟我們是喝著這兒的水長大的,()那個小盒就不再是我們永久的家了。

清明節是一種很難說清的情緒……

記憶中,清明節祭祀是父親心目中僅次於春節的大事,每到節前,父親總是三翻五次打電話,詢問我們什麼時候回家祭祖。祭祀燒的紙錢是他按風俗起早印製的,其他的物品也是早早的準備好的,單等兒孫回家出席他心目中的重大的儀式。父親對她的祖母感情很深,每年祭拜時,他總是告誡我們,她祖母的墳墓埋葬的風水極好,我們家族的兒孫全靠這位老人家在陰間照應著,他在我們叩拜的時候,還要在一旁向老祖母稟告一聲,乞求老人保佑我們萬事順利,步步高升,那情形是十分嚴肅和神聖的。父親虔誠的態度令我們動容。

4月4日清明節,天下著雨,我們上山給父親掃墓。想起過去的一幕,我心裡很是難受。

清明祭祀

感謝國家修改了節假日,清明學校也放假,這樣可以帶著孩子去祭祀祖先而不用擔心耽擱課程。

每年的清明祭祀,大家都回老家,坐在「生我養我」的空地或老房子裡,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帶著孩子走在田埂上曬曬太陽,講述著陳年往事,有說有笑,是一種帶著孩子回老家的春遊吧。

清明祭祀,原來為的是念宗認祖,遠走他鄉的或在城裡工作生活的人這時節都帶著家小回到老家問候著健在的老人與親戚,即使是嬉戲玩耍的孩子們也都知道這是自己的爺爺奶奶,太爺爺太奶奶……

清明祭祀,更是健在的親人們互相問候,眷顧親情的好時節。祭祀了祖先後,我們就應該想想活著的人應該如何過好自己的一生。

清明節日,最感念的是娘家母親的舒懷和大弟弟弟媳一家人的其樂融融。最擔心的是小弟的鋒芒,最慈悲的是他因沒嘗過被人疼的滋味而拒絕進入唾手可得的更高一層社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