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作文大全

齊雲山導遊詞

齊雲山導遊詞(一)

親愛的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馬上就要進入齊雲山風景區了。齊雲山位於休寧縣境內。他有很好的頭銜,請大家耐心聽小王道來:

齊雲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4A級景區。它與黃山、九華山並稱為皖南三大名山。又與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四川鶴鳴並稱為中國四大道教聖地。齊雲山風景秀麗,就連清朝最風流雅氣、愛江山也愛美人的乾隆皇帝在巡遊江南時候,也稱讚「天下無雙勝景,江南第一名山」。我們明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兩次遊覽齊雲山,寫下了《游白岳日記》。我聽到剛才又遊客朋友問了,怎麼是游白岳日記,不是游齊雲山日記?是不是說錯啦……其實我沒有說錯,徐老就更沒錯了,因為在古時候,我們齊雲山就叫白岳。有史為證「新安多佳山,以白岳為最」,但是又因為一句詩「一石插天,直入雲端,與與碧雲齊」故得名齊雲山。看來這得名還蠻有詩意的。那麼讓齊雲山得名的那一石又是哪一石呢,這裡請允許我賣個關子,在後面的遊覽中我將會為大家解答這個疑惑。

想在我們已經到風景區了,請大家帶好自己的物品下車,隨我去領略齊雲山的美景吧。進入景區要從登封橋開始,前面就是登封橋啦。她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她是徽州知府古之堡倡議修建的。關於這座橋還有個有趣的故事。據《登封橋碑記》記載:在登封橋建成典禮的那一天,當地老百姓就邀請古知府來參加,也就相當於我們今天的剪彩活動。正在典禮進行到最熱鬧的時候,朝廷派使者送來了驛書。這上面寫什麼啦?是給我們古知府升官啦,皇帝提他做廣東按察司副史,那這又是什麼官職呢?其實我也不是太清楚,就是給他升官來了唄。當地百姓一聽就樂了,今天還真是雙喜臨門啊,就在橋頭立了個「登封」的華表。祝賀古知府步步高升,封官拜爵,這就是橋名的又來了。在休寧還流傳這樣的一種說法:登封橋上望一眼,升官拜爵福不淺;登封橋上走一走,延年益壽九十九。這話到底是真是假我們先不管,趕緊上去走一走,沾沾福氣啊。回頭要是哪位回去就公司加薪,老闆升官的也告訴我一聲,好讓我替你也高興高興啊!

我們一路走來,看到了許多的摩崖石刻,這些石刻搜體現了齊雲山的美景,我覺得,這些文人留下的真情實感,實在是值得我們去回味。

現在我們到了齊雲山的精粹景點真仙洞,真仙洞是由許多東組成的,又供奉家喻戶曉的八仙的八仙洞,又有保佑婦幼平安的碧霞洞,又送子觀音,主宰功名利祿的文昌帝君……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大家有什麼願望,在這都可以許願,我們將在這裡停留一下,大家可以去洞中許下自己美好的願望,希望齊雲福地可以給您帶去福氣。

爬完這段天梯,我們就到了月華街。明代的嘉靖皇帝曾拍官員來齊雲山求子,不久就靈驗了,於是龍心大悅,賜建了這座玄天太素宮。剛才是乾隆,現在是嘉靖,這齊雲山還真是受到皇帝的青睞啊。大家看宮殿的後面是玉屏峰,那後面更高的的是「廓岩」,這也是「齊雲山一石插天」的那一石啦。大家來看看,真武殿前面的那座山像什麼啊,是不是有點像個香爐啊,那就是香爐峰啦。峰頂上有座鐵亭,重量又萬餘斤,相傳是朱元璋賜建的。關於這鐵亭還有個傳說,有天晚上風雨交加,鐵亭就突然變得很輕就自己飛上了峰頂。當然那是不可信的,但是古人把這樣的龐然大物搬上山頂真是不易啊。都說華山險,但是我們香爐峰也不遜色,要是想上山就只能沿著從鐵亭上放下的鐵索,手腳並用的爬上去。

現在我們就到前面的小壺天看看,大家看著門就像個葫蘆啊,讓我們一起去探探寶葫蘆里的秘密吧。裡面還真是別有洞天啊,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清涼世界」吧。我們在這這稍做休息,大家可以和倒是一起煮茶看風景,等下我們馬上進入下個景點。

謝謝!

齊雲山導遊詞(二)

女士、先生們,我們今天將要走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走過的行程。385年前,這位偉大的旅行者三年內兩度踏上徽州這方土地,二攀黃山、兩上齊雲,這在他一生的旅行生涯中是絕無僅有的。因為他一生重複去過的山只有齊雲、黃山、天台、雁盪四座。由此可以看出齊雲山在他心中的地位和份量。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曾作過一首詩:「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游。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黃白游」黃指黃山,白指白岳。齊雲山古稱白岳,明嘉靖時,明世宗因年過三旬還未生龍子,便命龍虎山正一派第四十八代天師張彥在白岳為他建醮求子,建醮就是做道場,結果應驗,嘉靖喜得龍子。因為他看到白岳的最高峰如「一石插天,直入雲端,與碧雲齊」,就開了金口,把白岳改成了齊雲山。朋友們,不知你們是否上過黃山?黃山自然風光奇絕,所以大旅行家徐霞客說:「游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這句話被後人演繹為「黃山歸來不看岳」。但是恰恰又是徐霞客感嘆過後還要上齊雲,而且是三年兩上,他為什麼樣要自相矛盾呢?現在就讓我告訴你們其中的玄機,讓你們先聽為快。在我們古徽州有一說:齊雲山與黃山一南一北、一赤一黑、一暖一冷、一陽一陰,齊雲山在南、色赤、為暖、屬陽;黃山在北、色黑、為冷、屬陰,攀黃山,上齊雲,滋陰補陽,陰陽平衡,所以去過黃山還得再上齊雲,才可避免陰陽失調。陰和陽相比,陽比較容易缺失,所以國人老是感嘆陰盛陽衰,現在咱們上齊雲,請大家自己把握是該補還是該壯?跟大家開個玩笑。齊雲山位於黃山市休寧縣境內,距休寧縣城15公里。休寧縣僅清朝一個朝代就出過12名狀元,占清代狀元總數112名的百分之十還多,單縣列全國第一,是個名符其實的狀元縣。齊雲山景區面積為110平方公里,分為橫江、月華街、樓上樓、南山、雲岩湖五大景區。是一個集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中國四大道教聖地於一身、丹霞地貌、道教文化、摩崖石刻,湖光山色於一體的山嶽風景區,與黃山、九華山鼎足皖南,相映生輝。朋友們,山與山的差異其實是很大的,就拿黃山與齊雲來說,黃山是花崗岩峰林地貌;齊雲山為丹霞地貌;黃山直立而怪異;齊雲山橫生而端莊;黃山山岩青黑,齊雲山崖壁赤紫。與花崗岩體山相比丹霞地貌山的分布要少的多。國內的名山除齊雲山外還有廣東的丹霞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龍虎山等,但它們既沒有齊雲高,更沒有齊雲紅。齊雲山6500萬年前本是內陸斷陷湖盆,河流攜帶來的大量泥沙、礫石在湖中形成沉積岩,當時在白堊紀氣候十分炎熱,沉積岩中的鐵離子受到了強烈的氧化,把岩層染成了紫紅色。這裡也曾經繁衍生息過大量的恐龍。齊雲山形成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和第四紀新構造運動,板塊碰撞後對山體的抬升,再加上外營力的切割和水流的侵蝕,導致了完整的山體的不斷崩塌解體,逐漸形成了今天這種丹崖絕壁,溝壑縱橫、秀峰林立的自然景觀。齊雲山有36奇峰、72怪岩、16幽洞、32飛泉。齊雲山大部分山峰雖說高度多在580米上下,但因為山幾乎是平地而起的,相對高度較大,仍然顯得巍峨壯觀。齊雲山的奇峰以香爐峰、五老峰、三姑峰最為靈幻;怪岩以象鼻岩、天橋岩、紫霄岩最具神工;幽洞以真仙洞、樓上樓最為神秘玄奧;飛泉中珍珠簾飛珠濺玉,飛雨泉晴空飛雨。更有水光瀲艷、清幽恬淡的雲岩湖,雲岩湖是工業污染加劇的時代極為難得的一泓碧水。雲岩湖湖汊縱橫幽深,青峰夾峙。船槳拍擊湖水水鳥驚飛,那種場景和感覺都是妙不可言的。齊雲山又是一座以道教揚名的山。魯迅先生對道教的地位及意義都有極高的評價,他認為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奧妙無窮,它與中國的政治、軍事、哲學、史學、文學、藝術、科學、醫學、武術、養生、民俗等等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早在唐乾元年間(公元758—760年),有道人龔棲霞在棲真岩辟穀修煉,羽化飛升後,齊雲山的山岩下、幽洞中多有道人清修。相傳在宋代,真武大帝雲遊四海,遍訪名山,最後相中了齊雲,要受這方香火,後來白鶴仙子知道了他的心思就命百鳥銜泥,塑成了玄帝神像。玄帝就是真武,是民間和道教尊奉的北方之神。龜蛇是玄武的化身。位立北方謂玄,身有鱗甲曰武。道教中說真武是淨樂國王子,淨樂國王后善勝夢而吞日,感孕而生。玄武改稱為真武是在宋代,當時為避皇帝趙玄朗的諱。真武大帝在本像像成之後又託夢給名道天穀子余道元,命他裝飾金身,興建「佑聖真武祠」。《齊雲山志》記載說:「自真武祠創立後,四鄉百姓遇旱澇、蝗災,或求子去病的,凡來齊雲的無不有求必應,自此齊雲山神威江南,成為一方道教聖地。」到了明代龍虎山的張天師在齊云為嘉靖皇帝建醮求子應驗,皇帝龍心大悅,下旨敕建了「玄天太素宮」,齊雲山從此更加聲名遠播。齊雲山的鼎盛時期,朝山的香客和遊人每天多達三千多人,在古代這應是非常驚人的數字了。「黃山白岳相對峙,細看從來無厭時。」這是歷代儒道大師和名人高士對黃山、齊雲兩座山的評價。古往今來,齊雲山以它的神秘玄奧、奇觀勝景以及香火鼎盛,吸引著眾多文人雅士、高官大賈和虔誠的信徒。象朱熹、王陽明、徐霞客,還有海瑞、戚繼光、唐伯虎、袁宏道、郁達夫等等。他們登臨齊雲山,寄情於峰岩幽洞,或賦詩題詞,或樹碑為記,紛紛盛讚名山,一時傳為佳話。就連清乾隆皇帝巡遊江南時也不甘寂寞,要給齊雲山留下「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的讚美詩,也正是他們為齊雲山留下了珍貴而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在齊雲山人文景觀中,號稱「江南第一」的摩崖石刻和碑刻占有突出的地位。這些石刻年代最早為宋代,數量最多的要數明清,主要分布在真仙洞府、紫霄崖和石橋岩一帶,全山共有一千多處。這些石刻流派紛呈,風格各異,正、行、草、隸、篆俱全。有的雄勁豪放,有的柔婉清麗,有的剛勁傲骨,有的飛龍走蛇。再加上刻工精煉嫻熟,完好地保留了原作的神韻,堪稱藝術瑰寶。「天開神秀」、「齊雲勝景」、「亙古奇觀」等是崖刻中的珍品,氣勢恢宏,令人嘆為觀止。如果用大文豪郁達夫的話說:「齊雲山有一部偉大的金石志好編。」朋友們,一路上我雖然跟大家說了不少,但說的還是極其簡略的。不過我已從大家的神情中看出了你們對齊雲的興趣。現在齊雲山就要到了,讓我們去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切實地感受它的「天下無雙之處」吧。另外我還提醒大家在景區遊覽時時刻注意自身的安全,注意安全防火和不亂扔垃圾。預祝大家的遊程廣有收穫。朋友們,登山前先跟大家說說上山的路徑。我們現在齊雲山東側,從這上山如果說步行,要先過登封橋,用近一個小時的時間走完號稱「九里十三亭」的登山步道,過「望仙亭」進入主景區;如果乘索道則用15分鐘,凌空行進800多米,終點也是「望仙亭」然後進入主景區。[提示:乘坐纜車解說詞]各位朋友,觀光纜車為我們提供了一座絕好的觀景平台,現在讓我們放眼四望,盡情享受秀美山川與田園風光。[提示:如果是景區導遊應加上此過渡: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請允許我代表齊雲山風景區歡迎大家的到來!(自我介紹。然後打出齊雲山的四大牌子、講四大景區特色,如下:齊雲山是個集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中國四大道教聖地於一身;丹霞地貌、湖光山色道教文化,摩崖石刻於一體的山嶽風景區,我非常高興有道緣跟大家相識,願我的講解及服務能使大家有一個愉快的旅程)]各位朋友,請跟我到這兒來,這塊牌子多少透露出一些奧妙。現在請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山腳下這條象青羅玉帶的江叫橫江,是新安江上游的一段。江水流過山根處正好轉了個「∽」彎,劃出了陰陽兩極,那兩處山村恰似陰陽兩極的眼,這就是被稱為天下奇觀的「天然太極圖」。相傳此圖未成之時,齊雲雖是道士先來占山,但道運不興。到了明代,百姓建新居。無意之中點上了魚眼,激活了陰陽二氣,一個完整的太極圖形成。明代有個仙蹤飄乎,神出鬼沒的傳奇老道張三丰,據說他在「圖」成那天產生了感應,在冥冥之中感知真武大帝的召喚,反正是神差鬼使,他來到齊雲,登上嶺頭俯身下看,不由得說:「此地真我居所也!」當然這一說法是很難考證的,齊雲山是張三丰的最終歸隱和羽化之地。天然太極圖成,張三丰來山,齊雲山道運開始轉盛。天然太極與道家山水的完美組合,相生相伴神奇而又充滿玄機。在清代後期,太平軍與湘軍在徽州戰事不斷,民國時期的內戰和建國後的十年動亂,都使得道運衰微。這個時期,山下的建築亂搭亂建,天然太極也面目模糊了。現在國家又逢盛世,當地百姓正拆除無序建築,神奇的天然太極和古老的道教聖地的名山氣象又將重現!好了,看過天然太極圖,現在我們來到瞭望仙台前的望仙亭。從這裡,我們將進入「月華街」景區的精華部分。這座望仙亭過去叫「冷水亭」。相傳在1600多年前,八仙中的鐵拐李雲遊到齊雲山洞天福地的靜樂宮。見靈乙道長仙風道骨,似道德清高之人,就有心渡他。於是他扮成蓬頭垢面,遍體生瘡的乞丐。靈乙老道見來者瘸腿膿血淋漓,行走艱難,頗生慈悲之心,當即收留。而靈乙道長的徒弟布根是個心術不正又好貪杯之人,他不滿師傅的作法,時常在臉上露出嫌棄和鄙視,鐵拐李看在眼中卻裝作不知。靈乙道長與鐵拐李食同桌、睡同床,並冒險去山崖採藥,修合靈丹為他調治。布根更加不快,一次在師傅打坐時,借掃地之機他想把鐵拐李趕走。李仙並不理會,反就地坐下解衣捉虱,但不小心掉落了一塊碎銀子。布根見李仙未察覺,就偷偷拾起占為己有。就這樣,鐵拐李在靜樂宮呆了九九八十一天,身體創痛也痊癒了便要告辭。他早上洗漱時,又把一顆夜明珠忘在桌上,布根又一次瞞過師傅順手將珠子扣在臉盆下。當時師徒二人送客到冷水亭時,鐵拐李說道:「實不相瞞,我便是八仙中的李仙,今日要渡你師徒,想升仙就閉上眼抓住我的鐵拐。」布根想成仙但又捨不得臉盆下的珠寶,便謊稱要回去給長明燈添加燈油。他趕回靜樂宮掀開臉盆一看,哪是什麼珠子,分明是顆石子。他再掏出鐵拐李遺失的碎銀,竟然是塊泥巴。等他急忙忙趕回冷水亭,見李仙與師傅正駕雲而去,空中傳來李仙的話語:「布根布根,六根未淨,見利忘義,求仙難成,你再修九九八十一年吧!」此時布根雖悔已遲,但他記著李仙的話,常常在此久立久望,年深日久竟成立石,冷水亭也就改作望仙亭了。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夢真橋頭,請大家稍停下腳步回看望仙台下,那是經歷千百萬年風動侵蝕的千尺紅崖,大家往黑中顯紅的地方看,是否瞧出了一些奧妙?對了,這是個倒寫的「福」字,筆意十足,氣韻生動。字與橋相合就是「抬頭見福,夢想成真」。據說識得此字時,也是福到之日,大家真是好福氣。大家再看這棵樹,此樹稱為「櫸樹」,高有28米,近四百年的樹齡。在齊雲山香火鼎盛的幾百年里,秀才趕考前都來祭拜此樹,以求中舉。休寧能成為狀元縣說不定與此樹有一定的關係。朋友們,這裡是「洞天福地祠」的遺址,背後是丹崖環繞的展誥峰,前面的流水為桃花澗。洞天福地祠坐南朝北,占地1280平方,自東向西依次是斗姆宮、通明殿、青羊宮,一部分毀於一九三九年的兵匪,剩餘的於一九五三年徹底傾塌。現僅存遺址。這個洞叫混元洞,洞中的墓里葬著邋遢仙張三丰的遺蛻。墓兩側的石岩稱為仙人床,相傳是邋遢仙坐練的所在,古時遊人喜歡在上面小坐,據說能治腰痛。墓前為陰陽二池。張三丰能知往卜來,道術高妙,一生仙蹤不定,神秘莫測。明代,太祖、成祖二皇帝都在武當山大興土木,興建宮觀,希望他能現身,一睹真容。哪想到他會躲在齊雲山?張三丰弟子眾多,他在齊雲山的弟子中無心道人比較有名。據他說:三豐已煉成了陽神,超凡入聖,數次死而復活只是神遊的表現,這樣就可以解釋他在齊雲羽化後又有很多人在峨眉山看見他的說法了。據史料記載,張三丰主張陰陽雙修,他作的《無根樹》詞包含了千百年來陰陽雙修的無上心法。張三丰歸隱在齊雲主要是看中齊雲山的自然環境,修道者對修煉的環境十分講究,因為他們認為內煉修為的增長要藉助身外的氣場。這是十分玄奧的問題,不是我們凡人所能理解的。好了,現在請大家從道教神秘玄奧的境界中跳出來隨我遊覽下一個景點。這棲真岩下原是初仙館,是為紀念開山道祖龔棲霞而建。棲真岩右側是忠烈岩,供奉著主宰功名利祿的「梓潼帝君」。這裡是「壽」字崖,紅色的山崖因「壽」字而得名,為慈禧太后親筆所書。來往的客人經過這兒都喜歡觸摸一下,以求增壽。這裡是王靈官殿,又稱「雷霆糾罰祠」,王靈官是道教中的護法神,執法如山,相傳明代海青天海瑞上齊雲曾與他過招。一個風日晴和的日子,海公率眾朝山,行到此處,忽然天昏地暗,狂風大起,飛沙走石,不見路徑。海瑞心中疑惑?猛然間他看見王靈官雙眼怒睜似銅鈴,盯住他們一行人的腳,海瑞頓時醒悟。原來他們都穿著牛皮靴子,有污聖地。海瑞趕忙吩咐大家脫靴,赤腳登山。果然天空又天青日朗。他們上到太素宮,海瑞發現鼓架上放置一面牛皮大鼓,心生氣憤,不由得說道:「神明原來也不公正!」誰知話音未落,一聲巨響,鼓面破裂。從此後,齊雲正殿的大鼓都用痲布蒙制。我們現在登上一天門,相傳當年真武大帝初上齊雲,到此無路,被他運神力,弄神通,一腳踹出來的。這裡其實是因為岩石滑坡崩塌加上水流衝擊自然形成的長13米,寬3米,高6米的洞門。站在這兒我不由得想起李白的詩句:「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現在天門洞開處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天開神秀」的神仙境界。從天門岩到黑虎岩,可稱是「金石博物館」。中國人特別是文化人都有愛石的傳統,他們以為頑石是山之骨,山之魄,對著山岩細看慢品,終於品出了味道。全身充滿了快感,便要渲泄,渲泄了還不夠,還要刻在石上,融入這方風景。所以朱熹、王陽明、徐霞客、唐伯虎都爭先恐後留下筆墨。這幅「天開神秀」筆法剛勁渾厚,神逸灑脫,是對齊雲勝景的精確概括。這幅寶藍色行書的「天開畫圖」筆法蒼勁自成一家,值得一提的是:石刻所填的顏料當時與黃金等價,極其昂貴,說明了如畫的齊雲在其心中的地位,當然一分價錢一分貨,崖上的字跡雖經歷了四百年風雨,仍色澤鮮艷如新。「我們穿過「珍珠簾」,這裡危崖彎折,相連如城垣,珍珠簾滴滴如珠,綿綿成串,晴雨不歇,被徐霞客稱為「奇為第一」,這裡便是真仙洞府。上面的崖刻據說當時高價招標無人敢刻。後來還是養素真人汪泰元運神通,憑空凌虛崖刻上的。門坊上的「眾之門」引用老子的《道德經》。大家看,這個「玄少」字不是錯寫,而是道家一般都用這個「玄少」。「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遙想當年一代代道人就是這樣倚岩洞清修,感天悟地,洞察宇宙。這個岩洞是齊雲山最幽深的,說是能通到山那邊的藍渡。現在我們目所能見的有31米深。洞裡的天地以玄武為大。真武大帝在道教中是僅次於三清的神。還有道經上說,真武是太上老君的化身,龜蛇是真武所收服的二魔。真仙洞又稱羅漢洞,真武兩側的洞壁上站立著十八羅漢,他們正心甘情願地做著真武的侍衛。這正是齊雲山佛道相爭又相容的縮影。朋友們,現在讓我們回望天門岩,石岩倒映天池碧水,極像象鼻吸水,所以又叫象鼻岩。石門上方有巨大鞋印,相傳就是真武大帝蹬開山門時,力透山岩留下的。我們現在已爬上黑虎嶺,入二天門,古時的門坊是明嘉靖年間的已毀,現在這座也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這三天門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新的,過去這裡是座石坊,刻有乾隆御筆「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進入三天門就是月華街,月華街如一彎月牙,是道士的聚集之地。舊時宮觀、道院、店鋪鱗次櫛比,香菸、炊煙繚繞,經聲、喧聲相聞,一派昇平景象。中國元代道教有兩大派:一是全真,一是正一,全真茹素禁酒、不準婚娶,必須出家;正一派是符籙各派的總稱,比較自由可以結婚,不忌酒肉,重內容不重形式,平時做完法事,只要避開神座,神仙看不見,就可以加入香客的行列飲酒吃肉。不過吃過後必須用草紙擦嘴,表示自咒自責,真是一派天真爛漫!張三丰在他的修真詩《無根樹》中說的好:「打開門,說與君,無花無酒道不成。」強制悖離人性反弄出許多尷尬的事情來。齊雲山就曾有過全真派的道長帶頭婚娶被革職處分的記載,金庸的小說里也有全真名道尹志平亂性破戒的故事,天道自然,自然規律是不能違背的。這座碧瓦紅牆的宮觀就是「玄天太素宮」。位居月華街的中心點的,按風水學說,大殿的地形酷似一把金交椅,鼓峰、紫霄峰、鍾峰三峰相連呈「山」字形,左有青龍盤繞,右有白虎護衛;五道清泉匯於殿堂前,正應「五水到堂一水出」的大吉。說到這塊寶地,我還要跟大家講一個民間傳說。說地藏王與真武大帝本是甥舅二人,只是一個修佛,一個修道。他倆游四海,遍訪名山,都想找個能登極坐殿的地方享受人間煙火。這一日他們來到齊雲山下看見瑞氣祥雲中齊雲山秀峰林立如似仙境,地藏就急於上山,真武卻嚷著肚子餓。地藏只好就近化了兩碗素麵,真武又提出跟地藏賭賽誰吃得快,規則就是每根都從頭吃起。地藏無奈只好同意,一根一根尋頭慢慢地吃。真武人小花頭多,筷子挑起面用暗力一夾就有許多頭,呼嚕嚕一下子就吃光了,然後推說出去轉轉。大家知道地藏有句名言:「地獄不空,永不成佛」,他很執著,表現在吃麵上也決不含糊。等他發覺上當趕到紫霄崖下真武已得意洋洋地占了先。「先占為主」這是神仙也不能壞的規矩。地藏究竟未修成佛,不由得動了肝火,他拽出金鞭但又不能打外甥,只得拿山石出氣,一鞭下去,大殿前被打出一道山澗。真武見地藏破了他寶殿威儀,也拔斬妖劍在手,但一轉念,對方畢竟是舅舅,自己又輸了理,他便用劍尖挑起一塊黃泥,拋向山澗中,頓時,山澗里紫霧騰騰,香風陣陣,黃泥巴化作精美絕倫的香爐峰,更添寶地氣勢。地藏只得連聲說罷,離開白岳向北而去,最後在九華山落了根。好了,咱們現在說說太素宮,此宮殿原址本是天穀子余道元創立的佑聖真武祠,裡面的玄帝像原說是百鳥銜泥而成。像成後屢屢顯示靈異,從此香火極盛。到了明代連皇帝也聽說齊雲山的神仙靈,就命張天師在齊雲作法求子,果然獲應,不由龍心大悅,撥下銀兩興建玄天太素宮。宮殿是坐南朝北,與玄天上帝「鎮南天,拱北極,威鎮萬山」的聖囑相符。太素宮是齊雲山最大的宮觀,也是齊雲山道教活動中心。道場法事都在這裡進行。齊雲山的道場法事俗稱「做事業」,道場因施主的要求和出資的不同,內容形式也不同。做法事一般需要七到十幾人不等,道士們身穿五色道袍,分東綠、南紅、西白、北黑、中黃代表五行五方。做武場時,在主壇法師的帶領下,在鏗鏘悅耳的鑼鼓聲中,道士們唱著經文,邁著八卦步,誦經參拜,焚符灑水,邊舞邊唱;文場則是鑼、鼓、鈸、磬、嗩吶、笙簫分立兩旁,一人領唱,眾人幫和。齊雲道家音樂屬弋陽高腔體系。根據法事內容的不同而變化。朋友們,隔著山澗,這座孤峰高有四百多米,好似天造地設的香爐。鐵亭據傳是朱元璋敕建的。每在晨昏或是雨後初晴,香爐峰浮沉於茫茫雲海中。嵐煙縹渺,蔚為壯觀。朋友們,現在請大家同我一起去領略壺中天地的玄妙,體驗「舉霞飛升」的感受,並找尋恐龍的遺蹟。這裡稱「退思岩」,這行篆體字讀作「蓬壺深處」。這個葫蘆形門坊強化了蓬壺的結構。門坊上有字「小壺天」,按道家的說法,「壺天」、「洞天」都是仙境。葛洪的《神仙傳》中有位仙人稱壺公,白天懸壺賣藥,夜間則住宿於壺中。曾有人隨壺公入壺,見到了奇異的神仙世界。小壺天是取壺小乾坤大之意。這個壺狀的天然石室的確不小,容客二、三十人。「蓬壺」指的是仙山蓬萊,從這放眼望去恰似蓬萊仙境。這個丹台貼在絕壁上,下臨深澗,嵐煙縹渺,齊雲道人張正一曾在這裡羽化成仙而去。從此這裡又稱為捨身岩。道家典籍浩如煙海,人生超越的法門百樣千種,但匯集了典籍上的各人證悟的心得大多艱澀難懂,撲朔迷離,傳承非常困難,盲區、誤區是極多的,世俗所講的肉身飛升也是誤區的一種。實際上,羽化飛升的法門是通過極高深艱辛的方式,煉成不生不死不滅元神,最後融入虛空,並不是簡單地跳下山崖,粉碎了身體,使靈魂出殼,實現靈與肉分離。這種方法是屍解的一種,金、元以後基本上被否定。齊雲道人沒有哪位是採取跳崖的方式飛升的。常在退思岩修真的養素真人也只是在辟穀羽化後崖葬在捨身崖下的。好啦,現在讓我們來尋覓恐龍的足跡。頭頂上,這二十多個凸起的印痕,就是恐龍的足跡化石。從地質學上說,凹陷的原跡為「正」型,以原跡為模,天然鑄成凸起的遺蹟的化石為「負」型,象這種就是負型化石。按足跡的重疊現象、數量和大小,生物學家推測出,這裡至少有大小不等四隻以上的恐龍在嬉戲。想想那個場景,十分有趣。目前全國乃至世界同時發現數量如此眾多,並且有尾跡,還這麼清晰,到目前為止可能是唯一的。恐龍的足跡化石本十分珍貴,特別是負型化石。因為只有泥土乾濕、軟硬都適宜才能留下印坑,印坑形成後,必須要保持一段時間不被雨水、湖水沖刷掉,才可以形成乾硬的印模,印模形成後又能被泥沙快速填充,以後再不被沖蝕,然後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被後期的沉積物質壓結成岩。只有這些因素都具備,才能形成化石。在一九九五年之前,這些印跡被說成是功夫了得的道人練功時擊打出的神仙掌。不知道養素真人把這兒開闢為「捨身崖」可與這神秘的「印」有關?當時他靜對這凌亂中似有序,有序中似凌亂的古怪的印痕悟出了什麼呢?大家不妨想一想,悟一悟,現在還是請大家從壺中境界退出來,讓我們回到「退思岩」做退一步想吧,這樣牢靠些,捨身崖誘惑力實在太大。朋友們,現在咱們來到長生房。月華街上原有十二道房,是道人們各自開展活動的場所,也是他們安享天倫的地方。他們有很多行之有效的養生方法,有美味可口又強身健體的齋飯。齊雲道士們以陰陽相對,相互依存的觀點:以肉食葷菜為陽,清淡素食為陰;熱菜為陽,冷盤為陰;燒炒為陽,清蒸為陰等等葷素兼顧,陰陽平衡。他們仙風道骨,端莊嚴整:他們質樸純真,可親可近……馬頭牆重疊出許多美妙的風韻,青瓦粉牆的徽式民居在這丹山紅崖間營造出安適、恬淡與寧謐的氣氛,這月華街充滿人間的親切,這裡就是「天上人間」。下面咱們去紫霄崖。指示牌指示的是循環道,咱們向右行過玉虛宮、五老峰、方臘寨和最高峰,可回到這裡。從浮雲餐廳向西行,過百丈泉,馴鹿洞,紫玉屏,一路上咱們可以繼續欣賞精美的摩崖石刻,體味其中的真意。各位朋友,這一片赤紫色的危崖就是紫霄崖,它東西長174米,上下高90米,大氣磅礴,真可說是「足未涉而勢已奪」,依山就勢這裡砌築了玉虛宮。齊雲山的宮殿皆因山形地勢而設,或藏或露,藏便藏得巧妙,露便露得醒目。玉虛宮便是藏得巧妙。它既氣勢浩壯,又與山岩渾然一體;既完美體現了「天道自然」的和諧之美,又超越了自然之美,這樣好的宮觀格式,在全國是唯一的。玉虛宮成於明正德十年,也就是公元1515年,是養素真人募化十多年,籌得八千餘株,並用十年的時間興建了玉虛宮及周圍這些關隘、亭、壇、登山梯道,他還墾塘、墾田、植樹造林,為日後奠定齊雲山道教聖地的地位打下了基礎。養素真人道術高妙,為了成功募化,他不但宣講教義,更顯示了多種異能與神通,才完成了這樁大功德。這玉虛宮是展示真武大帝一生的幾個過程。大家再來看這石贔屓扛著的石碑。這塊碑高有7.6米,寬1.4米,用整塊紅砂岩刻就。正面的《紫霄宮玄帝銘》是大名鼎鼎的江南才子唐伯虎的手筆,背面的《紫霄崖興建記》是廣西布政史祁門人李迅所撰。此碑名人撰文,書法大家汪肇書寫,歙休名匠朱雲亮、汪陽熙耗時兩年刻就,號稱「一碑三絕」。這又是唐寅一生所寫的唯一一塊碑銘。齊雲山在唐才子的眼中是「霜林著色皆成畫,雁字排空半草書」,如此景致,使他獲得了心靈深層的寧靜和人生感悟。唐伯虎的老師是徽州人程敏政。因科考舞弊冤案的牽連,老師含冤而死,而他自己也絕了作官的念頭。這件事一直使他心有鬱悶。所以他深為齊雲山安然、恬適的景所吸引,在齊雲山一待就是七天,與養素道長成了好朋友,並且受汪道長的點撥和影響,也信起道來。道,其實為中國人構築了一個心靈的避難所。朋友們,現在我們將沿著「文昌正道」向前走1.5公里去方臘寨。大家請朝南望,可看到五峰對峙。這五座山峰海拔高度分別在560米上下,形如五位躬身面北,拱揖參拜的老者。中國稱五老峰的山不少,但齊雲的五老峰最為形神俱妙。五老峰是千百萬年水流切割的結果。山石何其堅固,水流何其柔弱,但柔能克剛,這就是道。我們再向東看,這三峰聳翠的是三姑峰,像神態雍容的大家閨秀。現在,我們來到獨聳峰腰,獨聳天梯就聳立在我們面前,請大家來體味這棧道的險要。870多年前,方臘起義後,一個時期與童貫所率的官軍作戰受挫,曾率一部分人退守獨聳峰上,獨聳岩三面絕壁易守難攻。這個負向岩洞就是方臘洞,可屯兵千人。峰頂上還有天池遺蹟。地上這些殘磚碎瓦仿佛向我們訴說久遠年代慘烈的戰事。獨聳岩方圓有四十餘畝,方臘曾屯積了許多糧草,天池又能蓄水,本可固守。後來義軍中有個小頭目,見官軍一圍數月不退,擔心被困死在山上,他便在一天夜裡,掘開天池,放火燒了糧草,準備下山投敵,結果被巡哨的抓獲處死。但山上已缺水缺糧,難以堅守。方臘苦思妙計,命軍士用僅有的大米做飯餵飽了獵狗趕下山,結果獵狗被官軍射殺,剝皮開膛時見到了狗肚子裡的米飯。那個叛徒掘天池放水時順水流下了大量鯉魚,這些都迷惑了守軍統領童貫。童貫只好仰天長嘆說:「方臘草賊看來水足糧多,一時難以剿滅。想我官軍數月以來,損兵折將,軍心渙散,不如先且退兵,別作良圖。」方臘設計巧退敵軍後,又移師浙江了。朋友們,我不知大家行走在這條神秘的長廊,會產生什麼樣的感覺?這一段山勢丹崖內切,是典型的「負坡」,走在下面整座大山向你壓來,直讓你透不過氣來。站在這兒,會使人對大自然的偉大產生巨大的震撼。其實燕山運動、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都不過是地殼的一次很普通的整合。所以老子說得好: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不能征服的,只能順應它的規律,這個規律就是道。岩下的這塊從崖上崩落的巨石重有百噸,方方正正,居中而立,不偏不移,似乎能體現出令人景仰一種人格的風範。所以明嘉靖國子祭酒鄒東廓在石上題刻下「中立石」和「能者從之」,這裡還是鄒東廓給眾第子講學的地方。他選在這兒講學是自勉還是另有深意。這裡設有「思恥台」是齊雲道人潛心思過的地方。「思恥台」三個字是明嘉靖戶部尚書人稱楚侗先生的耿定向所題。耿尚書也曾在這裡為隨行的弟子講學三日。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君子尚且每日三省吾身。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應設個思恥台,知恥不恥,終身不辱。這也許是楚侗先生在這裡講學的深意吧。神秘長廊又是很多高道打通玄關鍊氣化神直到蟾光出現、金丹初成的地方。據當地的人說,古往今來,這一帶屢屢出現難以言說的神異現象充滿神秘色彩,自然也就有了神秘長廊的稱謂。朋友們,現在我們登上了585米的最高峰,齊雲山便因此峰而得名。最高峰上原建有碧霄庵與藏經閣等建築。從這向北,能遙見黃山天都。齊雲、黃山南北對應。現在我們可以對兩山略作一個結論:古老的徽州是塊神奇的土地,深藏著許多難以言說的東方神秘。黃山遠在盛唐之前本叫黟山,黟就是黑的意思。黃山山石青黑;齊雲山直到明代嘉靖時都稱白岳,山石卻赤紅如火。齊雲山居南,色赤方位為朱雀屬火;黃山在北,色黑。方位為玄武屬水。按陰陽五行說,在徽州這方土地上,兩山在五方、五色、五形的排列上無不對應。但是千百年來,朝山的那麼多儒道大師、名人高士明知其中玄機卻不道破,只留下「黃山白岳相對峙,細看從來無厭時」的感嘆,讓後人品味、感悟。黃山雄奇偉麗,險幻清幽,丰姿卓絕,被譽為「人間仙境。」黃山是花崗岩峰林地貌,青黑的山峰,冷綠的植被,黃山的色調是冷的。齊雲山山奇、石怪、水秀、洞幽,但更有紅牆碧瓦的宮觀和白雲深處的人家,有「天上人間」之說。齊雲山是丹霞地貌:千尺紅崖,燦若雲霞,一派暖色,令人心生暖意,遊人在這裡,很容易品讀出恬淡、安詳、寧靜、親切的妙味。齊雲的美是「天道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諧之美,最宜熱品。黃山、白岳充滿了這樣和那樣的誘惑。觀黃山須得覽齊雲,品齊雲又須讀黃山。兩山相互比照,兩相映襯,少游哪一個,徽州之行都不圓滿,都是缺憾!朋友們,月華街景區游到這裡就結束了。明日我們將去領略樓上樓的清幽和雲岩湖的靈幻。

齊雲山導遊詞(三)

齊雲山位於休寧縣境內,景區面積60平方公里,雖無黃山的雄偉高峻,但峰巒奇異,別有一番清秀可人的風情。齊雲山三十六奇峰,峰峰入畫,七十二怪岩,岩岩皆景。清乾隆帝巡遊江南時曾讚譽齊雲山是』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齊雲山呈丹霞地貌,幾百處景點組成了一片奇石巧布,岩洞藏幽,天開神秀,燦若紅霞的自然美景。景區分為月華街、雲崖洞、樓上樓三部分。現已開通客運索道。景區緊鄰皖贛鐵路和屯溪至景德鎮公路幹線,東距黃山機場33公里,交通方便。

道教聖地 齊雲山是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因與武當山均供奉真武大帝,故又有』江南小武當』之稱。山上道觀參差,宮廟相映,鐘鼓磬鳴,嵐煙縹緲。1984年6月恢復了齊雲山道教協會,有正常的宗教儀式活動,可供遊客參觀。

摩崖石刻 齊雲山吸引著歷代名人雅士,紫霄崖下的《紫霄宮玄帝碑銘》為明代才子唐撰、戴煉書,碑高7.34米,寬1.40米,為江南見。數以千計碑碣石刻,其清麗的詞句,遒勁的書法,匠心的鐫刻,構成了壯觀的藝術珍品長廊,使齊雲山成為覽景訪古的聖地。()

洞府樓閣 齊雲黑虎崖,也稱真仙洞府,危崖相連如垣,崖間洞窟累累,有八仙、圓通、羅漢、雨君、文昌、珠簾等,內供神像;崖頂清流飄灑而落,如珍珠垂簾,下有碧蓮池承接,常年晶瑩碧透,不竭不溢。明嘉慶年間修築的』樓上樓』,結構巧妙,由兩層天然石窟組成,雖歷盡滄桑,仍景色蒼幽。

齊雲群峰 齊雲山景區有9座主要山峰,最高峰廊岩,高百餘米,陡峭如削,上覆下陷,呈60°傾斜,仰望高聳入雲而又勢若壓頂,險峻雄奇,有』一石插天,與雲並齊』之稱,齊雲山也由此得名。此外,還有』山作香爐雲作煙』的香爐峰、相映成趣的三姑峰與五老峰、宛如採藥仙子的仙女峰等。此外,齊雲山景區還保存有一片天然楠木林,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深處林蔭蔽日,澗水潺潺,』幽谷常有煙雲鎖,楠樹香花千萬朵』,亦具觀賞價值。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