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孔孟讀後感

孔孟讀後感(一)

讀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之孔孟有感:

正如文中所說,孔子生活在一個安逸的時代,貴族式的戰爭、騎士般的精神,至今讓我們有些人遐想不已,而孔子本身也是貴族,儘管已經沒落,但猜想在彼時的大環境下,想必也比孟夫子好得多,因而孔子更為關心的是「禮」,是一種統治秩序的維持,是「小資」的心態,因而他才能悠然自得地「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他不會也不能過多地關心社會的底層,這點似乎與西方的貴族一樣,頂多只是居高臨下的施捨,當你一展身姿要與他平分財富爭奪地位之時,彼時的善良與同情也就消失地一乾二淨!

而孟子呢?卻全然不同,人性的貪婪與傾軋讓他看到的是一個不安全不穩定的時代。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年輕人他能沒事出去旅遊散心對著飯菜挑三揀四混入小資嗎?他為什麼提倡「革命性」?那是他的那個社會已經瀕臨崩潰已經沒有前途,那是因為他長期混跡於底層(孟子沒落貴族,此時照孔子的說法已經徹底「禮崩樂壞」了,很多方面可能享受不了孔子那個待遇),已經見識了太多的罪惡與淒涼。他為什麼主張「性善」,那是因為在那個大環境大背景之下,唯有「性本善」能夠給當時的大眾,當時的有志青年一絲希望和曙光!我想,孟子在這方面也許與錢穆先生撰寫《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的目的一般。他為什麼提倡「低水平平等思想」,這固然與他當時的視界局限有關,也與其對人生的終極意義的思索有關。

這些也許與黃仁宇先生以「經濟的角度」來觀察中國大歷史格格不入,但他們共同產生的一個話題就是:人,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所追求的到底是什麼?是哲學地看待人的存在抑或其他?我想這才是孟子思想的起源地之一,也是人類不得不探索和深究的重點!

研究歷史,正如黃仁宇先生所說,「一定要考究他們的歷史背景」,但是仍有一點黃仁宇先生沒有提出的就是考究他們的位置!粗俗的我們常說「屁股(位置)決定頭腦」,莫不是如此?!

孔孟讀後感(二)

孔孟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同時,孔子提倡和讚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體現了孔子嚴謹的治學態度。

關於學習的方法。孔孟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最著名的莫過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彆強調學思結合,勇於實踐。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唯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鑽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

關於學習的內容。孔孟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為自己的學習綱要,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忠誠篤厚,堅守信約。這四項內容對於自己和別人都具有重要意義。

課文的幾則語錄,體現《論語》的文學特點。首先,它們全是用當時的規範口語寫成的,明白如話。其次,語言自然流暢,簡約樸實,不事雕琢,不求辭采,卻能表達出深刻的道理。再次,它們有一種從容不迫、多方啟發的風格,體現出所謂「文如其人」的文章規律,使讀者如同親眼目睹「循循善誘」的師長。最後,《論語》偶爾也有生動的比喻,使讀者耳目一新。

《孟子》也屬語錄體。《孟子》善於論辯,《孟子》的比喻,有故事,有情節。課文中「弈秋誨人」的故事,就是一例。這種故事往往成了寓言。這樣的寓言是為了說理,為了辯論。《孟子》的寓言,多有民間故事色彩。《孟子》裡許多寓言至今仍然家喻戶曉,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長」等。

孔孟讀後感(三)

說到孟子,我們還會想起"孔孟之道",他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使後世將其與孔子並稱為"孔孟",且稱其為"亞聖"。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給後世留下了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的千古美談,成為母教之典範。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說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孟子提倡"仁、義、禮、智",並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就是寬厚,指同情、關心和愛護的心態,即"仁愛之心"。義,就是正直,指正當、正直和道義的性格,即"正義之氣"。禮,就是謙讓,指禮儀、禮貌和禮節的規矩,即"禮儀之規"。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惡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謀之力"。信,就是誠實,指誠實守信、堅定可靠、相互信賴的品行,即"誠信之品"。

孟子是一個慨然以天下自任,富有使命感的大丈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處身於戰國亂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輔佐諸侯統一天下。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在一個分崩離析,中央集權淪喪的時代,武力才是解決爭端,爭取利益的最有效途徑,孟子倡導的"仁政"必然難以被統治者所接受。雖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但他並沒有自暴自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他仍以天下為己任,"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即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學說宣布於天下,以此來影響並匡正世風世俗。

除了像"孟母三遷"、"孟母斷機杼"這樣家喻戶曉的故事外《孟子·公孫丑》中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和幫助;違背正義,必陷於孤立。關於這一點,告訴我們做事情的出發點要正確,才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認,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否則,即是你通過一些手段使自己占據了有利形式,但最後還是會失敗。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之所以能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取得最終的勝利,就是因為我們的行為是正義的,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贊成和支持。

《孟子·盡心上》:"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孔子登上魯國的東山,整個魯國盡收眼底;在聖人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了。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實際指人的眼界。這一點告訴我們要不斷尋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斷積澱,使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形成更開闊的視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業的征途上,我們經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發展,或者"一葉障目",被一點小障礙阻擋了視線。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長遠的發展呢,為視野不夠開闊而錯失了機遇。因此我們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觀到事業的"大海",摒棄"井底之蛙"的心態,做一隻嚮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著更高更遠更開闊的境界靠近。

所以孟子說:"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縱觀能成大事者,貴在目標與行為的選擇,也就是他們懂得選擇什麼放棄什麼。如果沒有目標,或者做多了無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為碌碌無為的人。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到頭來只能是揀了芝痲丟了西瓜,終無所成。"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和"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捨棄一些事不做,去做該做的事,具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的寧靜胸懷。然後才能有所作為。在這個社會裡,有些人做著自己做不了或不喜歡的事而一事無成,有些人做著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痛苦不堪。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