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麥克白讀後感800字

麥克白讀後感800字(一)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旦走錯路,鑄成大錯,誤入歧途,就後悔莫及,只能自食其果。在很多情況下,一個人的失足,並非天生是壞蛋,天性要作惡,而是他意志不夠堅強,在誘惑面前經不起考驗,終於失足墮落了淪為有罪的人。

悲劇《麥克白》約寫於1606年,是莎士比亞戲劇中心理描寫的佳作。該劇中主要寓意了個人野心和利己主義的潛在禍患;野心和利慾的存在,足以將一個本為良好的人腐蝕為墮落的魔鬼。當然,在野心的膨脹和驅使中,也有外圍因素的影響與蠱惑。不過,最終的惡之暴戾會受到懲罰的。

它講述的是中世紀英國一名將軍麥克白,在一次征戰回國途中,碰到女巫。女巫預言他將成為國王,同時也預言了另一個將軍班戈的子孫將世代為王,而這三女巫只是因為受到一個村婦的氣而把這些秘密對他們說了罷了,是帶有一種洩氣、泄愁的因素。可是,當麥克白的考特爵士被預言成真後,麥克白他那還只是蒙昧的野心一下子被喚醒了開始膨脹,一個潛伏在內心深處的一個曖昧不明的秘密被突然挑明了,他被眼前浮起的可怕的幻象嚇得毛骨悚然、心驚肉跳,從此失去了心理的平衡。其實他的人性還是在的,當他要向國王行刺時,內心也在進行著一場可怕的爭鬥,他即希望永遠保住最高榮譽,又非常渴望著封建王國的最高權勢。後來,在其夫人的鼓動和教唆下,他殺死國王,取得王權。國王的兒子被迫跑到海外。為了穩固王位傳續子孫,麥克白找來刺客殺死了大將班戈,本想了斷女巫的另一個預言,但班戈的孩子也逃到了國外。麥克白自登上王位後,暴虐無道,濫殺無辜,引發反抗和戰爭,最終可悲而死。

如果在麥克白的野心被喚醒、內心失去平衡之時,麥克白夫人能夠抓住這關鍵時刻,能夠回響他良心上痛苦的呼聲,幫助他恢復內心的平衡,喚回失去的理智,他就可以守住人生的正道,安全地度過人生中的這一場危機;那麼他們就得救了,他們仍將是受舉國上下尊敬的一對好夫妻享受著榮華美譽,可是這位夫人她沒有什麼良心上、道德上的顧忌,甚至用「懦夫」這一使男人承受不了的詞去嘲弄、刺激他,用她火辣辣的舌頭尖去煽動他,直到被煽旺的野心燃燒起來。他們雖然是同謀,可是那女人的氣質與他的丈夫完全不一樣「……解除我女性的柔弱,用最兇惡的殘忍自頂至踵貫注在我的全身;凝結我的血液,不要讓悔恨通過我的心頭,不要讓天性中的惻隱搖動我的狠毒的決意!來,你們這些殺人的助手,你們無形的軀體散滿在空間,到處找尋為非所惡的機會,進入我的婦人的胸中,把我的乳水當作膽汁吧!來!陰沉的黑夜,用最昏暗的地獄中的濃煙罩住你自己,讓我的銳利的刀瞧不見它自己切下的傷口,讓青天不能從黑暗的重衾里探出頭來,高喊著『住手,住手!』」

麥克白是有野心,可那還是埋在心底的一個私密,還處於半眠狀態,就算他碰上了能知過去未來的女巫也沒有甘心墮落,也曾懷恐懼的心情竭力抵拒過那強烈的誘惑,他既不是天生的壞人,也不是註定要做民族的罪人。可是他的身邊還有這麼一個女人,女巫沒有做完的事,留給她來完成,這麼理應外和、前拉後推,他終於為了他的政治野心而拋棄一切、犧牲一切,跳進了罪惡的深淵。

麥克白夫人本是女人,可她有一顆比女巫、比蛇蠍更毒的心,為了自己能夠享有更高的地位、權利,為了女巫的話,她失去了女人善良的本性,教唆、幫助自己的丈夫弒君並嫁禍給無辜的人,事後若無其事地伸出一又血手,幾乎帶著得意的口氣,開導那也是一雙血手的丈夫「只消一點兒水就可以把我們洗刷得乾乾淨淨,一點兒也不費事!」

他們不曾想過殺了這個國王,後面還會有更多想殺他們和他們想殺的人,他們為了自己的王位,想了斷女巫的另一個預言而殺了班戈,可是他的兒子活著逃跑了,而國王的兩個兒子也同樣活著並逃到了海外。麥克白夫人承受不了人性無情的扭曲和擠壓,終於使她垮了下來,精神負擔已超過她心理承受能力,只落得成為一個精神分裂症、一個夢遊者,在睡夢中還不斷洗手,她那雙小手就算用上所有的香料也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香起來了,最終死於分裂症。而麥克白為了鞏固地位最終成了人人唾棄的暴君,被子兩位王子和班戈的兒子回來復仇而死了。

那兩位王子剛開始的時候或許會認為他們逃跑而讓人覺得他們懦弱、膽小怕事,可是不能說他們是聰明的、勇敢的,在明知道自己鬥不過別人的時候又何必逞一時之強而葬送自己呢?不正是因為他們逃到海外而最終報了仇同時也奪回了自己的國家嗎?其實更多的時候一個國家、一個家庭的滅亡並不是毀於外人之人,而是毀在了內部人的爭鬥、內部人的手中。

其實他們遭受到這樣的結果也都是一個「欲」字和不滿足現狀而引起的,我們現實生活中又有幾個人能夠滿足於現狀,看到別人好的生活、好的東西不眼紅。人生是在不斷擁有欲望和努力滿足欲望的過程中行進的。嬰兒聲聲呼喚的奶水是欲望,孩子期冀已久的玩具是欲望,人們辛勤勞作的果實是欲望,強盜殺人越貨是欲望,罪犯刀下的亡魂也是欲望……欲望就是我們活著的目的。

有「欲」本是好事,我們正因為有了「欲」才會努力、才會付出自己的勞動來換取這一個「欲」的滿足後那星星點點的喜悅,這喜悅便是幸福,幸福是我們生活的動力,追逐幸福便是我們活著的理由。沒有「欲」的人生,便不再是人生,只是活著,不論快樂與痛苦,它不再是一個過程,只是一種狀態,痳木而無聊。可是如果心中只有「欲」那也就真的成了我們真正的「獄」了。

而女人呢?我覺得做為一個女人,就應該有女人的尊嚴和榜樣,不能像麥克白夫人那樣,因「欲」而毀於「獄」,只要一切可以安定,不出賣自己的良心,更是能夠做家人的一盞指明燈才是最好的。雖說這個世界、這個社會、這個家是男人的天下,男人作主,可又什麼時候缺少過女人呢?女人往往起到比男人大十倍、百倍的作用和引力,千萬要把持住自己,「欲」可念、可望、可想、可追,但「獄」卻不好坐。「欲」就好比是一輛是金馬車,載我們奔向遙遠的前方。但你必須永遠是馬車的主人,任何功勳都只屬於在馬車上賓士的你,哪怕前途未卜,即使荊棘叢生,也萬萬不可放下手中緊握的韁繩。

一旦放下手中緊握的韁繩,欲望便不再是溫順的金馬,引導你奔向下一站美好的風景。你也不再是你,因為你將不再有心。你的心被欲望強行剝離,只留下無心的你,在欲望的深淵,苦苦流浪。

在每一個時代、每一個地區都存在一個個麥克白,他們拜倒在權利、地位、欲望的蠱惑下,獻上最純潔的心靈,跌入欲望的萬惡深淵。無數的欲望得到滿足後,所帶來的快感只能使人們沉淪,使人們不惜踐踏道德的底線,並最終陷入,陷入了虛幻快感的假象里。

麥克白讀後感800字(二)

莎士比亞一生中創作了無數的輝煌,在16世紀並未獲得殊榮,直至19世紀英國掀起浪漫主義狂瀾時,他才被提升至天才的地步。而在莎士比亞傳奇般的一生中,有幾個作品是廣為人知的,如:《哈姆雷特》《李爾王》《奧賽羅》和《麥克白》。

《麥克白》與《李爾王》都是典型的政治悲劇,前者是自己使得自己喪心病狂;後者是使整個王國崩潰與個人的輕浮之中。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麥克白》的。

《麥克白》中,有一句經典的台詞:「用最美妙的外表把人們的耳目欺騙;奸詐的心必須罩上虛偽的笑容。」麥克白的一番話讓我感到很詫異,前文還是征戰沙場所向披靡的爵士,現在就成了奸詐的反賊,這麼大的轉變,不僅僅是因為一個因素的。

凡是都有不可預測的一面,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出現在了面前,麥克白始終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在權力的驅使下一步步地將自己推向了深淵。

在文中,有一個不可預測的外因,即為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鬼魂和巫婆。後來叱吒風雲的麥克白正是聽取了他們的預言。()且不說麥克白對預言的反應,巫婆與幽靈究竟居心何在?她們究竟是好心還是惡意?作者莎士比亞在這裡並未直接點明。我個人認為,巫婆和幽靈可能並非懷揣著善意,因為,一個人在不清楚前途是明是暗的時候,往往會更勇敢地走下去,無知者無畏嘛,而真正知道了自己未來的命運,反倒會適得其反,或樂極生悲或心灰意冷,至於對他人的影響,就只能從聽取者的內心的角度來決定了。這些巫婆即使能預知未來,即使能通曉命運,但也無法預知人心。

出現了巫婆這個外因,才促使了內因——麥克白夫人對她丈夫的慫恿。如果麥克白的妻子並沒有出現在主人公麥克白的生活中,如果麥克白並沒有聽取妻子的謬論,我們的主人公可能在凱旋歸來的時刻被晉封為考特爵士,然後順理成章地繼承帝業,最後安然地度晚年。

如此說來,我們的麥克白反倒成為了波濤洶湧的海上的一葉孤舟,若不能隨波逐流,就只能被無情地掀翻。他的人生充滿了跌宕起伏,但是命運始終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麥克白因為沒有主見而失去了生命

說來說去,都離不開「欲望」,麥克白因為欲望失去了理智,他的夫人因為對權力的渴求操縱著麥克白粉墨登場,歷史上的慈禧太后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戴了一個冠冕堂皇的面具,為了自己的欲望而犧牲他人。

每個人生來就有七情六慾,欲望是一把利刃,既不能拔刀自傷也不能被借刀殺人。——後記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