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經典美文

豐子愷:爆炒米花

樓窗外面「砰」的一響,好象放炮,又好象輪胎爆裂。推窗一望,原來是「爆炒米花」。

這東西我小時候似乎不曾見過,不知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這個名稱我也不敢確定,因為那人的叫聲中音樂的成分太多,字眼聽不清楚。問問別人,都說「爆炒米花吧」。然而爆而又炒,語法欠佳,恐非正確。但這姑且不論,總之,這是用高熱度把米粒放大的一種工作。這工作的工具是一個有柄的鐵球,一隻炭爐,一隻風箱,一隻痲袋和一張小凳。爆炒米花者把人家托他爆的米放進鐵球里,密封起來,把鐵球架在炭爐上;然後坐在小凳上了,右手扯風箱,左手握住鐵球的柄,把它搖動,使鐵球在炭爐上不絕地旋轉。旋到相當的時候,他把鐵球從炭爐上卸下,放進痲袋裡,然後啟封,——這時候發出「砰」的一響,同時米粒從鐵球中迸出,落在痲袋裡,顆顆同黃豆一般大了!爆炒米花者就拿起痲袋來,把這些米花倒在請託者拿來的籃子裡,然後向他收取若干報酬。請託者大都笑嘻嘻地看看籃子裡黃豆一般大的米花,帶著孩子,拿著籃子回去了。這原是孩子們的閒食,是一種又滋養、又衛生、又經濟的閒食。

我家的勞動大姐主張不用米粒,而用年糕來托他爆。把水磨年糕切成小拇指大的片子放在太陽里曬乾,然後拿去托他爆。爆出來的真好看:小拇指大的年糕片,都變得同十支香菸簏子一般大了!爆的時候加入些糖,吃起來略帶甜味,不但孩子們愛吃,大人們也都喜歡,因為它質地很鬆,容易消化,多吃些也不會傷胃。「空隆空隆」地嚼了好久,而實際上吃下去的不過小拇指大的一片年糕。

我吃的時候曾經作如是想:倘使不爆,要人吃小拇指大的幾片硬年糕,恐怕不見得大家都要吃。因為硬年糕雖然營養豐富,但是質地太緻密,不容易嚼碎,不容易消化。只有胃健的人,消化力強大的人,例如每餐「斗米十肉」的古代人,才能吃硬年糕;普通人大都是沒有這胃口的吧。而同是這硬年糕,一經爆過,一經放鬆,普通人就也能吃,並且受吃,即使是胃弱的人也消化得了。這一爆的作用就在於此。

想到這裡,恍然若有所感。似乎覺得這東西象徵著另一種東西。我回想起了三十年前,我初作《緣緣堂隨筆》時的一件事。

《緣緣堂隨筆》結集成冊,在開明書店出版了。那時候我已經辭去教師和編輯之職,從上海遷回故鄉石門灣,住在老屋後面的平屋裡。我故鄉有一位前輩先生,姓楊名夢江,是我父親的好友,我兩三歲的時候,父親教我認他為義父,我們就變成了親戚。我遷回故鄉的()時候,我父親早已故世,但我常常同這位義父往來。他是前清秀才,詩書滿腹。有一次,我把新出版的《緣緣堂隨筆》送他一冊,請他指教。過了幾天他來看我,談到了這冊隨筆,我敬求批評。他對那時正在提倡的白話文向來抱反對態度,我料他的批評一定是否定的。果然,他起初就局部略微稱讚幾句,後來的結論說:「不過,這種文章,教我們做起來,每篇只要廿八個字——一首七絕;或者二十個字——一首五絕。」

我初聽到這話,未能信受。繼而一想,覺得大有道理!古人作文,的確言簡意繁,辭約義豐,不象我們的白話文那麼嚕里嚕囌。回想古人的七絕和五絕,的確每首都可以作為一篇隨筆的題材。例如最周知的唐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兩個題材,倘使教我來表達,我得寫每篇兩三千字的兩篇抒情隨筆。「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長安買花者,一枝值萬錢;道旁有飢人,一錢不肯捐。」這兩個題材,倘教我來表達,我也許要寫成——倘使我會寫的話——兩篇諷喻短篇小說呢!於是我佩服這位老前輩的話,表示衷心地接受批評。

三十年前這位老前輩對我說的話,我一直保存在心中,不料今天同窗外的「爆炒米花」相結合了,我想:原來我的隨筆都好比是爆過、放鬆過的年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