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橋邊的老人讀後感

橋邊的老人讀後感(一)

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一座浮橋,畫面很平靜,老人坐在橋邊,一動也不動。他是真的太累,走不動了?是啊,是非已經將人變得很疲勞,但或許,他在等待休息過後的安樂!

戰火,硝煙,總是無情地給人無限傷害。那些戰爭的導火線,怎麼也掩飾不了那份殘忍,那份罪惡……「戴鋼絲邊眼鏡」、「塵土」、「浮橋」,已經忙著逃命的車輛、人群的各種動作,法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戰爭來臨前忙亂的極賦寫實效果的畫面,又佐以後文對於「撐起來,搖晃了幾步,向後一仰,終於又在路邊的塵土中坐了下去」等動作的描寫,剔透地寫出生活現實,烘托出了在人們競相逃命之際,一個樸實憨厚善良的老人形象。老人是個簡簡單單的飼養員,他既不懂政治又不懂戰爭,提起他的故鄉他便高興,他並不像「我」在內的其他人面對戰爭的那種一心想著撤離的恐慌,他擔心他的山羊,貓,鴿子!那種不懼戰火的平靜,更令人深思。

沒有一個戰爭是無傷害性的,世界需要有一個和諧的環境,那麼才會美好,才會不斷發展。本文沒有以戰火紛飛,血腥殘酷來表達戰爭帶來的悲慘世界,而是在可惡的戰爭來臨前,用一個平靜樸素的老人,恐慌的人們競相逃命時的內心世界,冷靜而逼真地詮釋出了戰爭的殘忍、罪惡,和人們對和平的美好生活的渴望。沒有人希望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人也總會有某種野心,當野心跨越了界限,就會一觸即發,戰爭是危險的結果,它不會是一個人的演出,而必須是兩者或兩者以上,一個人無法來「演繹」它的!同樣,和平需要很多人來共同維護,共同創造!很幸運,我生活在一個以「和平」為主題的時代,說明和平已經更加深刻地被人們認知,更加廣泛地被人們傳播,更加重視地被人們運用!

努力,努力,把老人的身影留在橋邊……

橋邊的老人讀後感(二)

飛機大炮即將來臨,戰火硝煙即將燃起,無數人的鮮血即將灑在這一片土地上。老人也許是最為迷茫也是最為孤獨的了。

老人經歷了這一生的風風雨雨,可卻從未經歷過戰火的硝煙了。老人是迷茫的,可以在清淨溫暖的家庭中度過最後的晚年。而那種清淨,而那種舒適也是老人所嚮往又是必須的,因為只有在那種環境下老人才能尋得它內心的那種快樂了。人生來就是孤獨的,但可以通過孤獨這一頻道來尋找快樂,何況是老人呢?養養鳥,種種花,老人也能找到那份快樂,那份愉快的心情。可無情的戰爭也許讓它僅有的二字已在戰火中流血犧牲,也許讓它美麗的家園已成為廢墟,也許讓他的老伴已埋在那冰冷的深土裡了。老人也是絕望的,因為戰爭讓他僅剩的能夠交談的朋友(指那些動物)也要說聲再見,何況這一聲再見是永久性的。也許飛機大炮不會落在那些動物的身上,可是那危聳的大樓卻會將它們深埋,在數年後成為孤零零的骨架被人類清掃了。而此刻老人也一定想到了這些,可他卻沒有想到自己也會是這種結果,也許他的心仍在那些動物的生命上。他不捨那些他唯一的朋友,那些可以唯一能夠傾訴的朋友。可是無情的戰爭卻將他們永遠的隔開了。老人也許是拯救的,無論是他那虛弱的身骨,還是他那顆絕望的心,都是需要有人來拯救他的。而文中的「我」就充當了這樣的角色。

一個有著理想的青年,一個「硬漢」式的青年,一個有著革命精神的青年,還是一名勇敢的偵察兵。對於他,戰爭這一字眼早已斯通見慣,他在觀察著敵人的前進,他在等待著飛機大炮的到來,他也隨時準備著流血犧牲。而他又可能成為老人最後的傾聽者,傾聽老人所牽掛的那些動物,兩隻山羊,一隻貓,還有四對鴿子。

文中的確反應了戰爭的殘酷,可又是那一次戰爭不是流血犧牲,又是那一次戰爭不是家破人亡,而又是哪一次戰爭不是讓人們傷心流淚的?戰爭這一性質早已定位,只是那些統治者卻有著太多的私心,也可以說是一種自私,想要擁有整個世界的土地,但能得到整個世界的靈魂嗎?那絕對是不可能的,因為人性才是最為重要的的東西。難道世界的人類成為和和睦睦的一家人不好嗎?那當然是再好不過了,可是有些人的自私卻是改變不了的。老人的兩隻山羊,一隻貓,四對鴿子。在戰爭的面前只不過是一些不起眼的家畜,在統治者的眼裡只不過是一頓豐盛的晚餐,而在老人的心裡卻是一群實實在在的好朋友!這難道不值得人類對戰爭的反思嗎?在戰爭的世界了人類也只是一些小的不能再小的螞蟻了,在炮火的蹂躪下變得焦灼罷了。

讓人欣喜的是文中所展現出來的人性的光輝。一種人與人,人與動物的關愛,這是文章最為可貴之處,也是文章所包含最值得讓人值得思考的一處。都說大難面前顯大愛,那麼無論是老人,還是「我」,覺得都是一種大愛,而且這種大愛超越了時空,讓讀者也能深深德爾體會到。我在體會到了文章中的兩處人性的溫暖讓我不能遺忘。孤獨老人在戰爭的面前無時無刻而又無處不在的關心那些動物,這種關心也早已跨過了現實,早已展現出人性的善良,人性的溫暖了。還有「我」,在這即將硝煙四起的大橋上聆聽著老人最後的牽掛,成為老人最後內心的傾聽者,並且能夠在這種時候,這種環境下留意注這樣一個普通而又不尋常的老人,()那的確也是「我」內心深處隱藏的一種人性的善良。

文章的開頭讓我眼前出現了一幅大眾式的逃亡準備戰鬥的場景,戰士急忙的身影,是為了保衛祖國:百姓急忙的身影,是為了逃避災難。而地里的農夫們,卻在田地了徘徊著,為心愛的莊稼感到不捨之情,而此刻人們又不得不將這些遺忘,因為它是避免不了的,也是一種必然了。還有那位孤獨老人,疲憊的坐在橋頭,頭朝著故鄉,因為故鄉有他最美麗的回憶:心牽掛著那些動物,因為動物是他世上唯一的朋友。

文章讓人最意味深長的是一個永遠的鏡頭,那是老人的微笑。這是文章中僅有的微笑,也是緊張年代難得的微笑,因為老人的故鄉就在聖卡洛斯,那個美麗的城市。

橋邊的老人讀後感(三)

第一次讀橋邊的老人只是看到了戰爭,卻不知道它是怎樣去描繪戰爭的場面。

第二次讀橋邊的老人,看到的是一個受到戰爭殘害的老人,年近花甲,卻要因為戰爭奔波,他能去哪兒呢?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如果僅僅是這樣這樣的文章會不會有所欠缺。在這裡不得不讚揚海明威冰山一角的寫作手法,不需要戰爭激烈的蕭殺聲,不需要漫天的硝煙,不需要……只要一點「衣服上儘是塵土」,只要一點「灰濛濛的天氣」。

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對戰爭的的抨擊,不僅僅是對老人的同情,還有戰爭對人性的侵害。

故土,人精神寄託的地方,如今卻受到戰爭的侵略,曾經的一片淨土啊!如今又該到哪裡去找尋呢?

對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來說故土是人間的天堂。對故土的留戀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思鄉也是最常見,人心最脆弱的一部分,而如今,卻因為戰爭。說來,戰爭是沒有對錯的,看看那些出征的士兵背井離鄉,拿到他們就沒有對故土的依戀嗎?拿到他們一生出來就會殺殺殺嗎?

從而升華到了對生命的熱愛,對生命的歌頌。

生命是不朽的主題,是最崇高,只有從一個個生命開始,才會有今天的家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