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作文大全

家鄉景點作文

家鄉景點作文(一)

世聞名的山海關,是中國名勝古蹟薈萃、風光椅旋、氣候宜人的歷史文化古城和旅遊避暑勝地。

山海關歷史悠久,是古代軍事要塞,早在新石器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在這裡勞動生息了。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中山王徐達奉命修永平、界嶺等關,在此創建山海關,因其倚山連海,故得名山海關。

山海關是國內外著名的旅遊區,山海關長城匯聚了中國古長城之精華。明萬里長城的東邵起點老龍頭,長城與大海交匯,碧海金沙,天開海岳,氣勢磅礴,馳名中外的「天下第一關」雄關高聳,素有「京師屏翰、遼左咽喉」之稱;角山長城蜿蜒,烽台險峻、風景如畫,這裡「榆關八景」中的「山寺雨晴,瑞蓮捧日」及奇妙的「棲賢佛光」,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孟姜女廟,演繹著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姜女尋夫的動人故事。中國北方最大的天然花崗岩石洞一一懸陽洞,奇窟異石,泉水潺潺,宛如世外桃源。塞外明珠一燕塞湖,美不勝收。以長城為主線形成了「老龍頭」、「孟姜女廟」、「角山」、「天下第一關」、「長壽山」、「燕塞湖」六大風景區,早已全部對中外遊客開放,年接待中外遊客300多萬人次,是中國旅遊熱點城市之一。

家鄉景點作文(二)

江郎山位於浙閩贛三省交界處的江山市境內,距江山市區25公里,素有「雄奇冠天下,秀麗甲東南」之譽。江郎山主峰海拔824米,主景區由三石峰、十八曲、塔山、牛鼻峰和仙居寺等五部分組成,是遐爾聞名的旅遊勝地,以雄偉奇特著稱。

山巔有三巨石拔地沖天而起,高360餘米,形似石筍天柱,狀若刀砍斧劈。三峰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為:郎峰、亞峰、靈峰,俗稱「三爿石」。堪稱「神州丹霞第一峰」。

江郎山擁有中國丹霞第一奇峰,全國一線天之最,天然造化的偉人峰,驚險陡峻的郎峰天游和千年古剎開明禪寺,千年學府江郎書院,全國最大的毛澤東手書體「江山如此多嬌」摩崖題刻,以及古道雄關仙霞嶺,歷史名鎮廿八都,神秘莫測的戴笠故居,碧波浩渺的月亮湖等自然景觀與人文古蹟相輝映的景點景觀150餘處。 江郎山三石峰,拔地如筍,摩雲插天,相傳為江氏兄弟三人登巔化石而成。

一線天被勘定為全國之最,郎峰天游被譽為浙江最佳景點。此外,霞客遊蹤、洞岩鐘鼓、石大門、仙居寺劍瀑、浮蓋山、景星山、峽里湖、須江瑤池、筆頭峰、海螺峰、郎峰仙道、石隙奇觀、天然國畫、丹霞赤壁、美食一條街、郎峰天橋、神女臨江、月亮湖、洞天壽星、開明禪寺諸景亦各盡其奇。

千百年來,眾多英傑名士為江朗山留下了大量的遊蹤遺墨,名勝古蹟薈萃。有飲譽東南的江朗書院,有堪稱八閩咽喉的仙霞關,有黃巢義軍開闢的仙霞書院、仙霞古道 ,有保留完整的廿八都明清古建築,有保持原始生產方式的宋代古瓷村。境內千年古剎,亭台樓閣、摩崖題刻、古塔碑林亦富有神韻。祝其岱、白居易、陸游、朱熹、徐霞客、郁達夫等騷人墨客更為江郎山增添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江郎山交通便捷,特產豐富,吸引無數遊人紛至沓來,獵奇探勝,領略江郎山雄奇偉岸的美麗風光。

家鄉景點作文(三)

龍津風雨橋全長252米,寬12.2米,人行道寬5.8米,由橋、廊、亭三部分組成。橋墩高15米,呈船形狀,用規則四方的青石圍砌而成。15孔水道,16座石墩,在滔滔舞河水中一字形排開,近看如16艘迎風破浪的競舟,遠看像噴津吐涎的龍齒。鋼筋水泥橋面上,7座涼亭雄踞長廊之上。廊檐3層,亭檐5層,深藍色的琉璃瓦,佐以白色的檐口,層層呈龍鱗。作者獨具匠心,採用掛枋吊掛建築方式,使亭、檐級級而上,勢態如飛,極為壯觀。

令人嘆為觀止的是,這成百上千的腳柱、懸柱、枋、檁凳、欄桿、懸瓜,斜穿直套、縱橫交錯,均以榫相銜,不用一釘一鉚。亭與亭之間的廊脊上,嵌著獸頭和金黃色的「雙龍搶寶」,一個個形態逼真,栩栩如生。

龍津風雨橋始建於明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歷經滄桑400餘年。()

據記載: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沅州城有個叫寬雲的和尚,四方奔走募捐,共募集建橋資金15000兩白銀、糧食11萬石,在此修建了風雨橋,因橋墩與流水形如龍口噴津,故名「龍津風雨橋」。但到萬曆三十年(1602年),一場山洪,將龍津風雨橋毀於一旦。

明宗禎六年(1633年),駐沅州的雲南都司僉書阮呈麟帶頭捐款,重修龍津風雨橋。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一把大火又將龍津風雨橋化為灰燼。此後,復修、水毀、火燒、征戰,一直是這座風雨橋的主旋律。

抗戰初期,政府當局將龍津風雨橋上的廊、亭悉數撤除,改造成石墩木面公路橋。芷江機場是盟軍的主要空軍基地,而龍津風雨橋是大西南主要軍需供給線。

1998年春,芷江侗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決定復修龍津風雨橋,當地民眾籌資600多萬元,整個施工工程於1999年初全面啟動,當年11月建成。

如今復修的芷江龍津風雨橋,是一座集貿易、旅遊觀光、休閒於一體的全國最大的侗族風雨橋,它是歷史古蹟和建築藝術的完美融合,成為華夏大地一道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