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初二課文讀後感

初二課文讀後感(一)《蘆花盪

在讀《蘆花盪》的時候,會發現老頭子很自信和自尊,而且他駕駛船的技術的高超。但是他太自信了,才使得裡面兩個女孩中的大女孩子受傷了。老頭子是一個將近六十歲的人,只穿一條藍色的破舊短褲,他渾身沒有多少肉,乾瘦的像老了的魚鷹,那曬得乾黑的臉,短短的花白鬍子卻特別精神,有一對深陷明亮的眼睛。

老頭子在文章里說:「里外交通、運輸糧草、護送幹部,而且不帶一枝。」他還對別人說:「你什麼也靠我,我什麼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這裡說明了老頭子技術高超,對自己非常自信,沒有把敵人當回事……

文章里寫:「這裡的水卻是鏡子一樣平,藍天一般清,拉長的水草在水底輕輕地浮動。」這裡突出了老頭子想的計畫很周全,讓日本鬼子們放鬆了警惕,好讓日本人中他的陷阱。

最後寫:「老頭子把船一撐來到他們身邊,舉起篙來砸著鬼子們的腦袋,像敲頑固的老玉米一樣。」這裡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表現了老頭子對日本人的痛恨,把他們腦袋比成頑固的老玉米。想打死他們。

我們要學習老頭子,學習他的精神。

初二課文讀後感(二)《蠟燭

今天,我讀了《蠟燭》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淺。

文中圍繞著一次停電,主人公用蠟燭照明寫作業這個故事,故事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但是這個故事背後確有一種高尚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蠟燭願意犧牲以自己,來換取主人的光明,真是不易呀!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無所欲為,兩者何以論比。

點燃自己,用光芒照亮別人,蠟燭一生就是這樣度過的,它的一生雖很短暫,但非常有意義。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辛勤的老師、令人敬佩的警察、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他們都具有蠟燭的奉獻精神。

前蘇聯偉大的作家高爾基說過:「給」要比「拿」愉快。蠟燭不正是這樣嗎?它給人們光明並不向人們央求什麼,而是無私的向人們奉獻。難道我們不應該學習這種精神嗎?

的確,蠟燭微弱的光亮遠遠不及電燈的光亮強,但它總能在危及的時候挺身而出,它難道不是讓人讚美的「大英雄」嗎?

初二課文讀後感(三)《阿長與山海經

我讀了魯迅先生寫的《阿長與山海經》之後我發現文章先介紹了人們對長媽媽的稱呼、由來和她外形的特點,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如寫她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睡覺愛擺「大」字等;接著寫她懂得的許多「我聽不耐煩」的規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說「老掉了」等;最後寫了長媽媽「我」買《山海經》的事,而且敘述得很詳細。

文章著重寫了魯迅幼年時與長媽媽的一段經歷。長媽媽是一位保姆,而我對她的印象能如此深刻,可見我對她的感情至深。我從「後來長毛果然進門來了,那老媽子便叫他們『大王』,——據說對長毛就應該這樣叫,——訴說自己的飢餓。長毛笑道:『那麼,這東西就給你吃了罷!』將一個圓圓的東西擲了過來,還帶著一條小辮子,正是那門房的頭。煮飯老媽子從此就駭破了膽,後來一提起,還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輕輕地拍著胸脯道:『阿呀,駭死我了,駭死我了……』」這裡我想為什麼「老媽子」不會嚇暈過去呢?最有意思的是「她竟然把『山海經』念成『三哼經』」這讓我捧腹大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