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親職教育

如果你的孩子被打,你會怎麼做?

接朵兒放學,幼稚園老師有些抱歉地說:朵朵媽,朵朵今天被小朋友不小心撞了下,因為摔倒嘴巴磕破了皮。

小孩子在一起難免磕磕碰碰,我表示理解。但孩她爸不這麼認為,他連問寶寶:是不是小朋友打了你,是不是和小朋友打架了?

護娃心切的孩子爸,那晚居然教三歲的朵防身術:擋住,推倒。

朵爸堅持認為:一定不能讓自己吃虧,所以,即使不打回去,也要擋住保護好自己,然後告訴老師。

雖然我覺得朵爸有點小題大做,但卻陷入沉思:如果我的孩子,在學校真被人打了,我會怎麼做?

1

小時候,我和弟弟妹妹和其他孩子發生爭執,母親批評的總是我們。

因此,我常懷疑自己不是她親生的,因為她從來就沒有「保護」過我們,甚至在長大成人後,我還問過我母親這個問題。

母親的回答貌似也有她的道理,她說:我不可能當著別人的面去護住自己的孩子,這樣很沒教養,即使是對方錯了,我也不能這樣咄咄逼人,也要先找我們自身存在的問題,首先這是個教養問題,其次,這只是孩子間的小吵小鬧,又沒弄傷什麼,無關大礙,何必放大引起大人間的紛爭。

但是,大人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可能會陷孩子長期處於不公正中。

孩子的內心是惶恐不安的——我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父母沒有替我主持公道,沒有保護我,爺爺奶奶也是,我身邊的親人都不愛我,他們嫌棄我,我被拋棄了。

武志紅說:童年時與父母等重要親人相處形成的關係模式、心理模式,是我們人格的基礎,就像是新出廠的電腦裝上了一套作業系統。

這類孩子成年以後,或多或少都會缺少安全感。有心理專家認為,被遺棄感是所有恐懼之母。

2

但慶幸的是,我爸對娃卻是截然不同的偏愛。

讀國小時,我們班的小霸王男生追打我妹,一直追到我家裡。當時我爸在家,他的大嗓門鎮住了那個調皮蛋:你這熊娃,膽子夠大,居然敢跑到人家家裡打人,你試試看,敢動我女兒一根汗毛,老子讓你這個小兔崽子好看。

結果,那個小兔崽子嚇跑了,並且再也沒有欺負過我妹。

我弟曾和別人發生衝突,並因為將別人誤傷而賠償醫藥費。也是因為這次衝突,我爸才得知,孩子在學校一直被人欺負被人打,而老師竟是睜眼瞎。

我爸當時的態度是:寧願孩子打傷別人去賠償,也不要讓孩子受傷。

當然,爸說他不是鼓勵孩子去打架鬧事,而是要孩子學會反抗,這是一種精神。當孩子受到不公,就不應該忍氣吞聲,而是堅決反抗。他很樂意為這個過錯買單。

想來,這也是我們姐妹兄弟小時候崇拜我爸的原因——他就是安全感所在,也許別人會覺得他霸蠻不講理,可是在兒女心中,他就像一座山屹立在我們心中,保護著我們。

我不贊成所謂的以德報怨,也不贊成對孩子灌輸這種「美德」。也許,這會是一種好家風,好教養。但一味要孩子對別人的傷害過度忍讓,不反抗,或者反抗後被懲罰,會讓孩子漸漸失去對親人的信任感,尤其是模糊對人對事的好惡判斷。

3

讀高中時,我們班上的第一名被一個矮瘦黑男孩坐江山。但不知為何,他一直受到他其男生的虐待。他的哥哥曾來幫他解決過這個事情,老師也允諾一定會多注意。然而他們能替他抵擋一時的殘酷,卻保護不了他一世,哪怕只是一學期。

沒過多久,那幫學生又開始欺負他,並變本加厲。這種不公正待遇,直到文理分科,他去了別的班才擺脫。

後來,他考入北京的某重點大學,畢業在中國銀行上班,謀得一方要職,工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都非常出色。問及高中那段往事,他笑道:我上面有六個哥哥姐姐,我母親四十多歲忽然有了我,從小,我就被過度保護,過度教養,忽然面對被孤立,一時間自己不知所措。

現在回想,若不是分班打斷這種「欺負」,後果是非常可怕的。我現在常鼓勵我的孩子從小就要有反抗精神,不做彬彬有禮的「羊」,而做懂得伺機而出的「狼」,讓傷害自己的人知道我們不可以隨意被傷害。高中畢業後,我就是這樣讓自己變得強大的。

4

的確如此,孩子的世界看似單純,卻暗藏玄機,它是成年世界的重要鋪墊。

作為大人的我們需要認識到,孩子雖然不謀生,但卻時時在謀愛,處處兇險。平日要鼓勵孩子勤練兵,當「侵略」來襲,在「擋」了又「擋」後,對方還來勢洶洶,那就披上鎧甲,隨時反擊,把所有傷害扼殺於萌芽。

總之,你弱你就被欺負,要擺脫被欺負的根本,就是讓孩子變得強大。想想,如果對方是拿破崙,那即使是普丁大帝,他也得顧忌幾分吧?

我相信,鼓勵孩子反抗,建立威嚴感和王者范,比所謂不傷人的教養更實用,也更接地氣。(來源:簡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