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藍花讀後感

藍花讀後感(一)

「我回來了……回家……」我回味著這句話,回味著那背著藍花包袱的銀嬌奶奶,心裡真不是滋味。

銀嬌奶奶是《藍花》中一位很老很老的主人公,她的故事可多了,怪不得秋秋一有空就去找她。其實她自己就是一個故事,一個長長的迷人的故事。

她以幫哭為生,銀嬌奶奶幫哭在當地已經是家喻戶曉了,不管誰家去世了人,她都會把自己哭成淚人,誰勸也勸不起來,所以那時只要誰家辦喪事都會請她。

銀嬌奶奶東奔西走,經歷了千辛萬苦出去掙錢,蓋起了大房子,她為了丈夫和女兒能活得體面些,又一次去了江南,可當她回來時,丈夫已經扔下女兒並拋棄了她們。從此她們母女兩互相依靠——相依為命。

現實對銀嬌奶奶是很殘忍的,很不公平的。不久她的小巧又永遠離開了她,這對銀嬌奶奶來說是天大的打擊。這以後,銀嬌奶奶話也沒有了,成天坐在河邊等她的女兒回家……

有一次,可以說是銀嬌奶奶最慎重也是最後一次幫哭了,那天她在小河邊,用清清的河水好好洗了臉,洗了脖子,洗了胳膊,換了新衣裳,從田埂上采了一朵藍花插在頭上就去了。

一天,兩天,三天……一個星期過去了,家家煙囪里冒著淡淡的炊煙,可銀嬌奶奶家的煙囪再也不冒煙了,她的手也冰涼了,眼睛閉上了,她去世了。帶著藍花去找小巧了……

所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不正是銀嬌奶奶的寫照嗎!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為別人做點什麼呢?哪怕是一小點。

看完《藍花》,我的眼睛模糊了。

藍花讀後感(二)

我讀完《藍花》這本書,發現裡面充滿了憐憫,飄散著悲哀的氣息,涼絲絲的,

藍花讀後感。故事中的銀嬌奶奶,好可憐。她窮,只能靠自己為別人幫哭,幹這些晦氣的事情。她可憐的女兒小巧,在很小的時候跌入池塘,永遠的睡著了。最後銀嬌奶奶走了,還帶著那朵幫哭時帶著的小藍花。我想:「銀嬌奶奶也許是想帶著曾經所有的怨恨,無聲無息地走了。可是,把她當成奶奶的小秋永遠忘記不了她那張熟悉的臉龐。

藍花的愛包含著這位老奶奶多少心意,多少淚水。那份愛,永遠飄蕩在每一個人的心田。每個人都會離去,一生當中都會碰到過種種困難。可是秋秋卻用自己的那份愛和那束藍花,表示對銀嬌奶奶的尊敬,希望她能在另外一個世界裡幸福快樂。

這些愛,都散發著淡淡的藍花香。我不知道每一個人是否真心愛過一個人,獻出自己最崇高的愛。人有不同,愛有深淺。有一些只是在某種利益上對這個人好;有一些卻是用心交流,相互傳遞愛。不用說,人人都想要第二種愛。可是,到最後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本性,選擇了第一種。只有最純潔的愛,才能感動人心。如果假惺惺的,也只是圖有虛表罷了。每個內心深處都有美好的東西,能夠把握好愛。好比是一朵純潔的小藍花,它也同樣在抒發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愛。我們也應該,用心去感受。

只有純潔的愛才能永駐人間。

藍花讀後感(三)

當我打開《野風車》讀到《藍花》這一篇時,立刻被這開頭吸引住了。

老婆婆叫銀嬌。這個名叫銀嬌的年輕寡婦一直為人家幫哭,因為哭得好,曾經在村中名震一時。但突然有一天離開了,直到面臉都爬滿了皺紋才又默默的回來。最後一次幫哭,顯然沒有了以往的鏗鏘有力,而是軟弱無力,甚至令人質疑:這還是那個家喻戶曉的銀嬌嗎?村中還記得她的人已經很少,老人顯得更加孤苦,只有一個叫做秋秋的小女孩,每天銀鈴似的在她身邊笑著,纏著老人講從前的故事。她太老了,人們都嫌棄她,她為別人幫哭了一輩子,眼角已被常年的淚水漚爛,而當她離去時,只有秋秋留下了傷心的淚水。「田野很靜,靜靜的田野上,輕輕的迴響起一個小女孩悠遠而純淨的哭聲……」此情此景,想低頭輕輕的嘆息,又想抬頭遙望遠方,仿佛可以聽到,那哭聲仍如銀鈴般,卻比任何一種聲音都更能催人淚下。()

文中曾說,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銀嬌哭得那麼好,只說她心裡有苦,是個苦人……一個苦人,必將也會以苦字來結束自己的一生。只是那嗚嗚咽咽的哭聲,停留在心裡,怎麼也品不出個滋味。村中的人的冷漠和小女孩的善良成了再鮮明不過的對比,卻混在一起,也許只有化作田野上哭聲,才能真正詮釋這份美麗。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如今的老人再也不會像文中的銀嬌奶奶那樣孤苦無依了。而我們,也只是在清新純美的故事裡,咀嚼屬於那個年代的生活的味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