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偉大是熬出來》讀後感

偉大是熬出來讀後感(一)

《偉大是熬出來的》這本書的作者是馮侖,他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企業家、國家幹部、大師級的領袖,也是一名學者。起初看到這本書的作者是清華大學高級講師時會認為書的內容會講得很文藝,道理會說得很懸,但其實看了之後會發現馮侖是用極其普通的語言來講道理的。「馮侖以他慣有的幽默、直接、深刻的風格,跟年輕人做了推心置腹又妙趣橫生的對話。對於當下很多年輕人面對的迷茫問題,馮侖說歷史不會隔過任何一代人。」這就是對這本書很好的評價。

本書第一章的內容是《房價是丈母娘太高的嗎》,這一章中,馮侖談到了當今很熱的一個話題——買房。房價高漲,使買房如此一項關乎民生的事情成了普通人的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甚至成為了年輕人交往結婚的一大障礙,所以「房價是丈母年抬高的」這一說法應運而生。而馮侖認為選擇買房與否,其實是在選擇人生,買了房子就是選擇了穩定的生活,要供房貸、供家庭,不可以隨便跳槽,不買房子選擇創業,心累身累還有風險,但成功以後收穫也豐厚。所以買房子不存在應不應該的問題,而是看你要選擇怎樣的人生。

仔細想來,買房真的不是簡單的一件事,它涉及幾個人,甚至幾代人的問題。買房,也就是選擇了二三十年的房奴生活,選擇了一種長期的壓力。有房子的確能讓人有種穩定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丈母娘要求女婿有房子的原因,但其實選擇供房,就是選擇了一個負擔和累贅,對於想創業的人來說可能就是心頭刺,想做什麼都要被它拉著限制著,這樣也就不能放膽去創業,成為富翁的可能性也會大大減少。馮侖認為人同時有幾個目標要協調是非常困難的,你只能做一件事情,全力以赴地做下去。

談到這一點,作者又講到做人處事的一些準則。他提到自己做事比較喜歡西方的價值觀,做人喜歡中國的價值觀。「中國人處理事情,講究中庸、和平、寬恕、相反相成,通過「是」看待「非」,通過「非」找到「是」。中國人不爭是最大的爭」。所以作者推崇一種謙讓、不爭的做人態度。他還舉例「太極的功夫是讓,讓到底,最後反過來攻擊;氣功則是聚集氣場,然後慢慢發功。中國文化的精髓就在於此:日常做人聚集你的氣場,該讓的時候讓。」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就一昧的的柔和從容,要想做是成功,還要有堅定的信念,也就是不能缺那一份毅力。

作者舉了王石爬山的例子,他從四十七八歲開始爬山,用了大約5年時間就完成了「7+2」(七大高峰和南極點、北極點)靠的就是不竭的毅力,能「熬」。「我端杯子喝水是正常行為,連喝50個小時叫行為藝術,如果我這動作保持5000小時,就成了雕塑。從這個角度來說,偉大就是靠時間磨出來的。」所以王石能在五年內完成「7+2」,就是「熬」出來的。但並不是能熬、會熬就一定會成功,有的人可以不眠不休地玩電腦遊戲,很能熬,但並不能表示他就能成為偉人,要成功,還必須能「嚴格的自我管理」。同樣是爬上,王石能取得成功,最大的區別就是他能管得住自己,按時吃飯,按時睡覺,做充足的準備,而不像同行的那些人一興奮就出帳篷,一興奮就熬到深夜也不睡,這樣能量不能儲存足夠,還怎麼談成功?所以說偉人能熬,還會有一套嚴格的自我管理。

閱讀了本書的第一章,作者從買房一事就引申談了很多道理,結合自己的實際把道理說得深刻易懂。做人要從容不爭,還要能熬,除此之外還需自我管束。期待閱讀本書其他章節的內容,從中能學得更多做人處事的道理。

偉大是熬出來讀後感(二)

原來上學的時候,老師常常教誨我們:「一個人的成功與他所經歷的故事和結交的朋友關係重大。」讀一本好書就相當於與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去接納新的觀點,去改變固有的思維定勢,從而使自己不斷的進步提升。

自從畢業以後,我很少再看書,其實我自己深知,無論是我的閱歷還是知識面都是遠遠不夠,但我卻總能為自己找到更好的理由不去看書。然而當拿到馮侖《偉大是熬出來的》這本書時,我很快投入了進去。因為這本書講述了很多很實在的東西,沒有空洞的說教,沒有老套的理論,有的就是直白的智慧,直面的人生!以下是我的感受:

「使人痛苦的東西,必將使人強大」

馮侖在第一部分講述的是「偉大是熬出來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沒有一個人的成功是偶然的,沒有經歷一番寒徹骨,哪來梅花撲鼻香,對於別人的成功,我們常常認為是機遇,是偶然,其實越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如今是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每個人每件事都是那麼硬生生的現實。對於年輕的我們來說,目前可以一無所有,但絕不能丟了自己,丟了年輕的夢。馮侖用他自己創業的故事給我們說到了這點,他本可以安安穩穩的為政府機關工作,但卻選擇了出來奮鬥,做自己要做的事。剛剛畢業的我們,好像突然進入了黑色的隧道,看不到前方的燈火。但我想我們應該常常問問自己:自己喜歡什麼?自己會什麼?自己還缺少什麼?自己想達到目標最需要什麼?準備好這一切然後,堅持去做,一切便不再迷茫。當然奮鬥的旅程中有汗水也有淚水,就如馮侖說「一路走下去,只要你足夠堅持,你就足夠偉大!」

「練就一份從容,懂得一尺退讓」

很多人以為有錢就能從容,其實不然,有錢人如果僅僅是有錢,那他會有常人無法理解的煩惱。因此從容是對內心、對現狀、對事物規律的有效掌握,對未來東西越掌握,越理性,就會越從容。而對於年輕的我們,只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從前輩的經驗中借鑑,去學習,去總結,去反思,掌握的多了,知識面才會更寬,內心才會越充實。

當讓,無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總會有很多不公平、不公正,但我想唯一一個對我們來說的公平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去爭取那份你可以享受公平待遇的資格。只有你足夠優秀,有足夠資本,你才有資格要求公平。馮侖說的很直白:「想當爺必須先當孫子」。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變換角度,適當時把自己當成演員,必要時把自己當成觀眾,這樣不同的視角,便會有一樣的感覺。人生就像手風琴,要先被生活和環境給你壓縮到零,再從零拉舒展起來才能奏出動聽的旋律。懂得謙卑、記住謙讓!

偉大是熬出來讀後感(三)

什麼是偉大?「偉大是堅持,偉大是堅忍不拔;偉大是管理自己不是管理別人「什麼是熬?「熬是一種直面問題,不逃避的精神。」

在書中更多的是一個一個的故事與現實的結合文字,筆縫中透過來的是對我們這一群年輕人的諄諄教導,話語很直白,也很容易理解,書中說到的從容是這樣產生的,從容是建立在對未來有預期,對所有的結果和邏輯很清楚的基礎上的。你只要對內心、對事物的規律有把握,就能變得很從容。大人比小孩兒從容,男人比女人從容,老人比年輕人從容,掌握資源多的人比掌握資源少的人從容,皆是如此。對未來的東西越有掌握、越理性,你就會變得越從容。是對未來有所的預期,這個預期是如何而來的呢,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逐漸的培養起的,不是一開始就有的,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具有相同的,與每一個人的知識,經驗,經歷等等都有關係的,我是這樣來理解作者的,也許有的地方我還是看的很狹隘。但這是我現在的理解。

大家認為人同時有幾個目標要協調是非常困難的,你只能做一件事情,全力以赴地做下去。我很贊同他這樣的觀點,畢竟每一個人的精力,能力是有限度的,你不可能把什麼事情都做好的,這很不現實的,但如果我自始至終都只做一件事情,千百遍,那我就可能在做這件事情上離成功就不遠了,做了七八遍與做了千百遍自然是不一樣的,而你就一直做同一件事情,你會專業,專業了,離成功還會遠嗎?那就需要我們在同一件事情上熬了。

他提到自己做事比較喜歡西方的價值觀,做人喜歡中國的價值觀。「中國人處理事情,講究中庸、和平、寬刷相反相成,通過「是」看待「非」,通過「非」找到「是」。中國人不爭是最大的爭」。所以作者推崇一種謙讓、不爭的做人態度。他還舉例「太極轉的功夫是讓,讓到底,最後反過來攻擊;氣功則是聚集氣場,然後慢慢發功。中國文化的精髓就在於此:日常做人聚集你的氣場,該讓的時候讓。」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就一昧的的柔和從容,要想做是成功,還要有堅定的信念,也就是不能缺那一份毅力。這份毅力就是我們的熬,熬出來的毅力,偉大或缺不了的根基。我不認為偉大就一定在金錢、權利、物質上,也在我們的精神中,小時候誰最偉大啊,我的回答總是爸爸,現在也還是父母,所以我從這裡看到了,熬的有一部分是時間,有一部分是經驗,有一部分是我們的成長,堅持的一個目標,不論()是什麼,不要忘記它就可能會偉大。

作者舉了王石爬山的例子,他從四十七八歲開始爬山,用了大約5年時間就完成了「7+2」(七大高峰和南極點、北極點)靠的就是不竭的毅力,能「熬」。「我端杯子喝水是正常行為,連喝50個小時叫行為藝術,如果我這動作保持5000小時,就成了雕塑。從這個角度來說,偉大就是靠時間磨出來的。」所以王石能在五年內完成「7+2」,就是「熬」出來的。但並不是能熬、會熬就一定會成功,有的人可以不眠不休地玩電腦遊戲,很能熬但並不能表示他就能成為偉人,要成功,還必須能「嚴格的自我管理」。同樣是爬山,王石能取得成功,最大的區別就是他能管得住自己,按時吃飯,按時睡覺,做充足的準備,而不像同行的那些人一興奮就出帳篷,一興奮就熬到深夜也不睡,這樣能量不能儲存足夠,還怎麼談成功?所以說偉人能熬,還會有一套嚴格的自我管理。這是需要我們學習的,自我管理,對我們現在以後都是很重要的,我一直在努力去學習自我管理,因為這是一個很有用的東西。

讀書也是我們一直應該做的事情,也是我們一直要去學習的東西,書是值得我們多次品味的,讀書仍在繼續。這是我讀這本書的一些感受,有的地方可能會有些狹隘,但是是我真實的感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