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偉大的博弈讀後感

偉大的博弈讀後感(一)

這本書買來好久了,直到過年這段時間才陸陸續續的看完。

不得不說這是我讀過的最好看的金融類書籍。它講述的其實是華爾街的歷史變遷,其中穿插各種人物、事件、博弈,甚是精彩。

華爾街上有各色人物,有的光芒萬丈、名垂青史,有的風光一時、窮困終老,有的投機取巧、身敗名裂,當然大部分的人都是默默無聞、平凡一生。

在華爾街初期,破產似乎司空見慣,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兩點:一是槓桿過高,那時都流行保證金交易,一般只要10%的保證金就可以了,也就是說10倍的槓桿,標的跌10%即可宣告爆倉,風險不可謂不大。二是做空,理論上講下跌有限,上漲無限,也就是說做空的風險遠比做多大。再加上那時候數據不透明,有時候甚至出現賣空數量大於流通數量的情況,這個時候持有者就是爺了,他開價多少,你都得買。這兩點是當時投機者們死翹翹的主要原因。當然還有一些外部環境的因素,比如那時候標的少,流通盤小,大佬們坐莊輕鬆;信息不對稱,大佬們的信息更多更可靠;社會環境不公平,腐敗、行賄多發,公權力掌握在少數大佬手裡,他想立法就立法,他想廢止就廢止,玩弄於股掌之間。

而那些成功人士們是如何成就一番事業的呢?有無可借鑑之處?我自己揣摩了一番,覺得以下幾個品質最為重要:1.堅定的信仰。他們從來就很清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該如何走自己的路,不管前方有千難萬險,始終堅定如一的走下去。2.良好的品德。小勝靠智,大勝靠德。品德不好的人不可能走太遠。3.超群的智商。優秀不需要太高的智商,但是要想做到最優秀,高智商是必須的。4.強烈的求知慾。在蠻荒年代,投資還沒有體系,所以不可能系統的學習,也沒有太多的借鑑對象,但是他們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有著深深的思考、理解,也能把遊戲玩好。而立足當前,投資書籍汗牛充棟,窮其一生也不能讀遍,當真是要活到老、學到老。

另外,財富觀的樹立也很重要。每每讀史,總感覺人生短暫、諸事無趣,萬貫家財、傾城資產,終究有一天會煙消雲散、化為烏有,所以還不如在自己手上時多多行善,給這個社會做點貢獻,投資所得,夠花銷足矣。

偉大的博弈讀後感(二)

我建議,如果你對資本市場感興趣,並且對你的錢包更感興趣的話,就應該去讀一讀這本全景展現了美國資本市場300多年歷史的書——《偉大的博弈》。在最近幾年中國的股市如火如荼蓬勃向上的時候,很多人對財富的追逐表現出非常熱情的態度,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員,那你更應該去閱讀它了。

起初,我也是抱著有點功利的態度,即使我已經認識到這完全不是一本工具書(像目前充斥市面的各類所謂教你如何投資股市的書籍),可我仍舊希望在被人的歷史中覓得一些訣竅,來幫助我有些發熱的頭腦,並尋找到一條投資的捷徑。

可是我卻錯了。和許多看似枯燥但實際有趣的美式書籍一樣,這本書更像是一本歷史小說,它記錄了華爾街從誕生起的全過程、所有的重大事件、曾經起過正面或反面作用的大人物。它讓我最清晰地了解了美國資本市場的發展歷程,但卻無法從中汲取一條關於股市投資的細節或者技巧。

但是我並不後悔,因為它提供了比這些雕蟲小技更大的智慧,它讓我更深刻地樹立起這樣一個觀念:一個國家的強大,除了建立在強大的工業製造基礎上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源源不斷的資本;一個健康的資本市場對一個國家的意義不僅僅是調控經濟的工具,而早已成為了所有市場的核心。如果美國沒有華爾街,所謂的世界霸權也就無從談起。

同時,這本書讓我樹立起這樣一個信念:無論有多少起起伏伏,從宏大的時間長度來看,經濟走勢的箭頭永遠是曲折向上的,就像人類社會總是呈現出螺旋式上升的態勢一樣。這一點很重要,它給予我們信心,在任何一個所謂的「熊市」,所謂的「黑色×××」。都只是暫時的困難。即使像1929年的大蕭條、1987年的股災,以及世紀之交的網路股破滅,都無法阻止這種向上的趨勢。

另外,從政府治理的角度看,我們老是喜歡宣揚自己的「後發優勢」,總是想規避掉人家曾經犯過的錯誤。而我卻越來越懷疑它的可行性。別人走過的道路我們一樣也要走一遍,沒有誰比誰更聰明。

閱讀這本書,有助於我們從每天紛繁的數據和分析中解脫出來,哪怕它們看起來是多麼地理性或者危言聳聽。用更超脫的心態去面對火熱的股市、房市,得到的結果並不會比每天戰戰兢兢,買進拋出更差。

所以,看完此書,我僅覓得一個方法,買些你認為會有大前途的好公司的股票,然後儘量忘掉,心安理得地該幹嘛幹嘛去。

偉大的博弈讀後感(三)

這本書講述了華爾街的歷史。如果把資金比為血液,那麼華爾街就是輸送血液的心臟:工業革命時它把資金輸送給企業,戰爭時它通過戰爭債券把資金輸送給國家。科技給資本運作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比如自動報價機和計算機的出現,在各自的年代加快了信息的傳輸,同時資本也為科技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按照博弈論的理論,在有限次博弈中,抵抗對方是最好的策略,而在無限次博弈中,合作是最好的策略。可以說,早期的華爾街投機者懷者有限次的博弈的心態玩著資本的遊戲,投機者追求短期的利益,賣空和殺空的較量極其慘烈,最後就是資金數量的對抗、賄賂和時間的賽跑。當華爾街意識到長期的繁榮才能帶來普遍的利益時,那些歇斯底里的投機者被無情的拋棄出市場,這時就慢慢進入了無限次博弈的遊戲格局中。這兩者之間的跨越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經歷了許多的血淚歷史後,才有人意識到這一點,並逐漸形成更廣範圍的共識,阻擋來自保守派的反抗,最後促成改革,當然也少不了歷史的機緣巧合。從另一個方面也可以看到和人性惡的一面的抗爭是多麼艱難和反覆。

一位華爾街作家曾寫到:「如果說貪婪和恐慌是華爾街上僅有的兩種心理的話,那麼我想,現在,是為貪婪說句好話的時候了。」貪婪和恐慌是華爾街上空漂浮的兩個幽靈,當它們同時發威時,無疑是華爾街的災難。對於貪婪,人們深惡痛覺,但又難以抵抗(),對於恐慌,人們往往束手無措。政府可以把貪婪的傢伙扔進監獄,可是恐慌的大眾並沒有錯,政府又能怎麼辦呢?可以說最早是靠J.P.摩根一人之力來阻擋各種恐慌,正如書中所說,當年的摩根起著相當於今天聯邦儲備委員會的作用。後來,如20世紀30年代建立的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旨在解決銀行擠提問題。諸如此類是在制度上的預防,恐慌終究不可戰勝,今後一定還會來惹事。

投機是罪惡的嗎?這不是個好回答的問題。中國以前有過投機倒把罪,但科斯托拉尼則把投機當成職業。用「存在即合理」來解釋未免有些不負責任,但我也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詞來形容了。

最後提一下作者的寫作特點。作者在力度上把握的恰到好處,儘管全書篇幅不短,但總在覺得有更多故事的時候突然停止,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比如摩根的個人史、閣雷厄姆的證券分析,都是值得深入閱讀的材料。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