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作文大全

觀察蝸牛

觀察蝸牛(一)

今天放學時,我看見一隻小蝸牛,便好奇地觀察起來。

蝸牛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我只知道那對長觸角是眼睛,至於短觸角嘛,我就不太清楚了。咦,蝸牛的嘴巴在哪兒?我怎么看不見呢?原來在它的吸盤上。我發現它吸盤上的那個小圓點兒,就是它的嘴巴!為了驗證,我摘了一片樹葉,放在它前面。只見它先用那對短觸角碰了碰葉子,然後就爬到葉子上不動了。過了一會兒,蝸牛爬走了,我驚奇地發現,蝸牛曾經呆過的地方出現了一些小洞。這說明我的發現是正確的。

我正準備走,突然注意到蝸牛的殼。蝸牛,一個小小的身軀,卻能背起一個比自己大好幾倍的“家”,真是了不起。我還發現,蝸牛殼上的花紋越多,蝸牛就越大。這大概是它們的年齡吧。

回家以後,我一直記得那隻小蝸牛,因為它給了我許多樂趣和許多關於蝸牛的知識。

觀察蝸牛(二)

為了觀察蝸牛,我買了兩隻蝸牛,然後我在屋裡找來了一個小木盒,再放入一些濕潤的沙土,把那兩隻蝸牛小心翼翼地放了進去。最後,我又找來了一些鮮嫩多汁的青菜葉和水果,把它們切成小塊均勻地放進了蝸牛的新居里。

今天,我作業做完,就去觀察蝸牛了。我發現當蝸牛準備爬行的時候,總是先將那對像小火柴棍一樣的觸角從“屋子”里慢慢地伸出來探風聲。好一會兒才又慢慢地探出小腦袋,接著又露出米白色柔軟的身子,慢慢地爬了起來。這時,我更加仔細地觀察:蝸牛的頭呈扁形,兩隻眼睛長在臉上,好像沒有鼻子;一條短短的粗尾巴拖在“屋子”的後面。蝸牛背著“屋子”爬行的時候,像是在慢慢地移動,整個身體緊貼著地面,非常吃力地向前爬著,動作慢得幾乎讓人看不出來。蝸牛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道白色發亮的痕跡,這是從它身體裡分泌出來的一種粘液。我想:這大概是蝸牛為回去時候方便而留下的記號吧!

我還想看看蝸牛的眼睛、鼻子到底長在哪裡。我把一片白菜葉放在一隻蝸牛面前,認真地觀察起來。只見蝸牛先伸出一對較長的觸手碰了碰,又用下面較短的觸手再碰了碰,這才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我想:大概蝸牛的大觸手具有眼睛的功能,小觸手具有鼻子的功能吧!

今天我放學回來,發現我養的蝸牛好久都沒有動靜。我大吃一驚,急忙告訴爸爸:“哎呀,蝸牛死了!”爸爸過來看了一下說:“它們沒有死,因為外面比較乾燥,蝸牛殼裡比較潮濕,它們喜歡在陰暗的地方生活,尤其喜歡雨後天氣涼爽的時候出來活動。”我不放心地拿出一隻蝸牛仔細一看,發現在蝸牛殼背面靠裡邊的部位,有個白色小氣泡狀的東西在有節奏地跳動。我在每一隻蝸牛的同樣部位進行觀察,發現都有這樣的東西在跳動。我想:這大概是蝸牛的心臟了。通過查找資料,我還知道蝸牛喜歡把卵產在潮濕的沙土下面,它們產卵需要兩三天的時間。一隻蝸牛最高可以一次產卵五、六百個呢!

通過一連串的觀察,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許多秘密,還明白了一個道理。長大後要想有所發明創造,就必須從小培養留心觀察事物、認真思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好習慣。

觀察蝸牛(三)

今天早上,我打算捉兩隻蝸牛做觀察實驗,從中發現蝸牛的奧秘。

於是,我興沖沖地跑到了我家的小花園裡,開始了“蝸牛捕捉大行動”。哎!蝸牛這小東西可不好找啊!費了我老半天時間還沒找到。可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我在一個濕漉漉的牆角找到了它。“唔,可找到你了,我要帶你回去好好研究一番。”於是我急急忙忙地拿來一個透明的玻璃小盒,把蝸牛裝進去,並在玻璃小盒裡滴了幾滴水,保持濕潤,然後帶回去做實驗。()

我首先做的實驗是觀察蝸牛是吃什麼的。我開始是把幾粒米、一片菜葉子和一些麵包屑放到小盒裡,看看蝸牛究竟吃什麼的。我目不轉睛地盯著小蝸牛,可是小蝸牛動也不動,理里也不理我。我想,看來小蝸牛大概不喜歡別人看著它吃東西吧!那我先去看看電視吧。午飯過後,我又繼續研究。我跑到玻璃小盒前,只見盒裡的菜葉子不見了,只剩下米和麵包屑,還有蝸牛周圍的一粒粒黑色的東西,這大概就是蝸牛的排泄物了。原來蝸牛是吃葉子的,我還以為給什麼就吃什麼呢。

接下來就是做第二個實驗:為什麼蝸牛行走時會留下痕跡。想著想著,我抓起蝸牛朝它的底部看了看,想知道其中的奧秘。誰知蝸牛一下子縮了回去。我自言自語地說:“哎!想研究一下也不行。”於是,我跑去問在客廳看報紙的爸爸:“爸爸,為什麼蝸牛前行時會留下一條痕跡?”爸爸回答說:“其實啊蝸牛腹部有一種能動的肉足,叫腹足,這就相當於蝸牛的腳。蝸牛行動的時候,腹足下面能分泌出粘液,減少摩擦,有利於它爬行。我們看到蝸牛爬過的地方有一條白色發亮的線,其實那是粘液幹了的痕跡。”“喔,原來是這樣。”我高興地說。

其實,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只要我們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總會發現其中的奧秘。

返回頂部